生命不能等待 救援从我做起——我校高一年级学生进行“红十字”紧急救护培训
发布日期:2020-12-10 信息来源:
12月9日周三晚自习时段,我校高一年级邀请校医务室李洪杰主任、成大夫和曹大夫,给全体高一同学进行了“红十字”紧急救护培训。
培训的主讲人校医务室成大夫,同时兼任北京市“红十字会”培训讲师,经验水平很高。在近一个小时的培训中,成大夫不辞辛苦,始终以跪姿施救的姿势,结合讲台上的大人偶,给学生进行细致、实际操作性很强的讲解和演示。
如成大夫所言,“我教了,就包教包会。”在她的讲解中,学生们第一次熟悉了紧急救护的“黄金1分钟”、“黄金4分钟”,孩子们第一次清楚地知道,呼吸停止10分钟,再高明的医生也是回天乏术。生命居然如此脆弱,孩子们震撼之余,格外认真地学习起紧急救护的八个步骤。这八个步骤是救命的关键,会了这八步骤,相当于给家人、朋友或其他的人增加了一条命。同学们按照成大夫的要求一步一步做,将急救八部分逐一学习清楚,结合动作大声将要求喊出来,强化了记忆。成大夫做讲解一遍后,又指导学生认真进行实践操作。十名学生身着红色的志愿者马甲,认真地按照要求的步骤一步一步做,下面的学生跟着节奏自行练习。
成大夫进一步要求同学们牢记:救人的第一步就是确定自己是安全的,自己安全才能去救别人。同时成大夫和李主任一遍又一遍强调:紧急救护技术不能用到有呼吸、正常人的身上。这是一条铁的纪律。
李主任又给大家讲了除颤仪的用法,也就是机场火车站常见的“AED”。她告诉大家,在学校的家长接待中心就有这个仪器。遇到紧急情况时,大家要知道到哪里去取,而且一定要会用。
人的生命,真是脆弱而美丽。高一年级组织这一项培训,再一次教育孩子们将生命放在第一位,传承了生命至上的理念,科学地教会了孩子们正确施救的方法。本次活动得到了学校、家长、老师们的大力支持。讲座后,各班学生代表也有感而发,撰写了心得体会。老师们纷纷感叹,认为今后这样务实、有用、发人深省的教学体验活动,一定要多多组织。
@高一1班李南熹:今天的急救讲座让我再一次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急救的益处。成老师的演示清楚明白,讲解的很全面,让大家一起都参与了进来。我作为学生代表之一上台进行实际操作体验,从中不仅更深刻的了解了学习急救流程,并且体验到跪在地上,膝盖是那么疼。成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并且一直跪在台上是很辛苦的。她为了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看得清楚,听得明白也是很费力。我们作为学生更应该学会她讲的内容、尊重老师。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珍惜并重视。我很感激有这样一次讲座为我传授这样重要的知识。随着我们年纪的增长,身边的家人、朋友有可能会出现意外。如果我们会做什么并有了好的结果,我想我们也会很感激我们学会这些技能。但在救人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自己的安全,自己的生命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保护好自己。
@高一1班孙凡平:12月9日,高一全体同学参加了有关生命安全主题活动。本次活动有医务室李主任和成老师主持。程老师讲到当人发生危险的时候,先看人的脸胸和腹部,看人的脸是否红润,确定血液是否循环,看胸部是否起伏,确定是否还有呼吸。看腹部与胸部的同时接着跪在被病人旁边,首先大声呼救,寻求他人帮助,并把除颤仪拿来,然后麻烦一位同路人一定明确指出,让他拨打120,并记得回复。接着寻求救助他人的帮助,因为这是个体力活,然后进行心肺复苏,让我们十指交叉,掌根处发力按压胸部。用左手按病人额头处,然后右手两指勾住下巴向上推,使病人鼻孔朝天,观察病人呼吸道是否畅通,注意病人口腔是否清除异物。人工呼吸时,应捏住病人鼻子,人工呼吸时观看是否有明显的胸部起伏,有胸部起伏,说明人工呼吸成功。当除颤仪拿来的时候,立马停下,将垫片电极片放在胸部操作,然后进行心肺复苏。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体验到生命安全至上,维护生命的价值。身为学生的我们应该牢记于心,熟练应用掌握声有掌握技巧和本领,维护生命安全。
@高一3班肖文熙:在生命至上急救知识讲座过程中我们学习到了,如何用8步法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观察周围环境,就地取材,找准抢救的中心点,具体按压次数和力度等同时老师还教我们呼叫语言和方式,让我学会了怎样在公共环境下较为冷静和全面的进行呼救。老师也教了我们怎样人工呼吸指导同学上台实操,让同学们真正学会了急救的要领,还指明了 AED的使用方法和安放讲座过程中。同学们积极与老师互动氛围活跃,相信很多同学都学到了知识,让我们用自己的力量挽救生命。
@高一2班翟艺凡:周三晚自习我们进行了急救培训。由医务室成老师主讲。成老师说紧急救护分8步:首先用右手召唤,来人啊,来人啊,这里有人晕倒了;然后换左手指定周围的人,并说请您去打120,打完后请您回复我;请您去拿除颤仪;周围有没有人会急救?有的话请来帮帮我。接下来轻拍患者的肩部,分别在左右耳边说:喂,同志你怎么了。如果他没有反应,观察他的鼻胸腹是否有呼吸,默念:1001到1007。然后右手在左手上按压伤者胸口。每次深度约5~6厘米。按压30次并加两次人工呼吸。这样重复5次,再观察他的体征情况。当然若伤者是溺水情况,口中有异物,先去除口中异物,再进行心肺复苏。最后用右手两指摸他的颈动脉是否有心跳,确定人是否存活。如有就成功,要告知附近的人急救成功,整理衣服侧放伤者可以等120来了。如果在急救途中有人将除颤仪拿来,便先使用除颤仪。
@高一6班秦月: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发生突然的紧急事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年级开展了急救知识讲座,医务室的老师们为我们进行了急救培训。老师的腿先与肩同宽的跪着,双手放在患者的双肩两侧,用力拍并大声喊:“喂,同志你怎么了?喂,同志你怎么了?”如果患者没有交流,应该观察一下,如果还没有反应,要进行30次的心肺复苏和相应的两次人工呼吸。
老师双手交叉,左手在下,右手在上hold住,直臂向下按,要按5厘米左右至心脏,因为心脏在5厘米深处,我们如果救人要每分钟按100下,而且动作一定要齐,否则就会导致人醒来后心律不齐,老师开始操作了,他上下按压是十分辛苦,在人后人工呼吸前要确认患者口中无异物,如果有用手把它清除干净,用人工呼吸保护膜放在脸上进行人工呼吸两次后,再进行心肺复苏,反复直至病人醒来,另一名老师拿来除颤仪,并告诉我们学校中配备相应的仪器,让我们又一次打开眼界,老师告诉了我们使用除颤仪的方法,让我们为争取生命最后一刻的时候,又多了一种新的方式和方法,今天的讲座让我了解了更多急救知识,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善待生命,为亲人朋友学习急救,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来之不易,了解了生命的最后4分钟,我们不用慌张,应该用尽全力去争取生命,保护生命。
@高一5班杜松子:在成老师的教导下,我到了许多急救技术。成老师说4分钟是急救一个病人的黄金时间,我被震惊了,4分钟是一个病人的黄金救助时间,过了这个时间,病人就可能是一个植物人了,超过10分钟就是再也无法救回来了,一个生命的流逝是多么容易,连窗外的野草还可以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正所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生命是革命的本钱,在保证自己生命的情况下,再学习其他有价值的事情,珍爱生命,成就未来。
(供稿:高一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