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园地 >> 教工之家 >> 正文

北外附校工会开展“庆祝新中国七十华诞,弘扬新时代尊师风尚”教师节主题观影活动

[发表时间]:2019-09-16 [来源]:

为庆祝第35个教师节,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弘扬新时代尊师风尚,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到来,9月12日下午,我校工会组织教职工观看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影片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真实故事,剧情以商人董大山的视角展开,讲述了支月英老师驻守大山38年,为乡村教育青春无悔、奉献一生的感人故事,深深打动了现场在座的每一位观众。《一生只为一事来》深刻反映了新中国教育改革进程,用动人的情感演绎来诠释“怎样的老师才是优秀老师”这一深刻社会话题,引发人们对教育的思考。影片原型人物支月英是一位支教乡村38年的乡村女教师,她曾获得“全国模范教师”以及央视“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称号。

观影结束后,现场反响强烈,教职工被支月英的事迹感动,也为自己是一名教师感到自豪,纷纷表示“此生为师,青春无悔”。


她点亮了这座大山

——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

李萍

  时至第三十五个教师节,附校全体教师一起观看了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影片以当年村里的顽劣小男孩,如今的成功商人董大山的视角展开。讲述上世纪八十年代,十九岁的年轻老师支月英,来到偏远大山深处的泥洋小学支教,支老师克服各种艰苦条件,以最质朴的信念坚守初心,最终像泥洋的青竹一样在大山里扎根,为大山里两代孩子带来重大命运变革的感人故事。

  观影过程中,支老师在自己坚定信念、高度责任感驱使下所迸发出来的,对每一个留守失学儿童的爱,隔着屏幕扑面而来。电影里诸多细腻的笔触、深刻的诠释,不时敲打着我的灵魂。影片结尾时,董大山坐在回乡探望支老师后返程的车里,手里捧着自己少不经事时,和同学对赌“支老师会不会留在泥洋小学”的那一盒子弹珠时,脑海里回荡着那句“我赌支老师留下来,但我希望我输”。而后镜头里展现董大山想象:当年自己往山下跑,追上了支老师,大声喊 “支老师,你走吧”。山里的孩子多需要有老师留下来谆谆教诲啊,可支老师留下的时间越久,董大山心里就越希望自己当年赌输了。就是因为支老师从第一天上山开始,几十年如一日真挚的为孩子们全身心付出。她身体力行的在一件件事情中,让学生们、老乡们逐渐从怀疑、将信将疑、到慢慢信任、到坚信不疑、再最后到心疼老师的执着和奉献。所以,日子越长,董大山越能体味到支老师的艰辛、隐忍与坚持,就越希望支老师当年离开。这一幕,极好地诠释了支老师的伟大之处。作为老师,她去除了孩子们的无知,传道授业;作为老师,她更是在每个纯净心灵里根植了爱与善意,像是他们的妈妈。支老师对孩子们心灵的浸润和灌溉,让孩子们有能力去爱自己、爱别人;而且,这份爱在那些曾经稚嫩的心灵里,慢慢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支老师就像一束光,照亮着孩子们的心灵,照亮了整座大山。就像是这部电影的英文译名:She Lights up the Mountain.——“她点亮了这座大山”。

  支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会时刻激励我、提醒我。作为教师,我会以自己最大的能力,和千千万万教师一起,将支老师的伟大精神薪火相传。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影有感

张国和

扎根大山38年,从支姐姐都支教妈妈到支奶奶,辉煌了几代人,白了自己的麻花辫。这份坚守和责任感动了我。是什么能够让一个人一生只为一事来,长久扎根在一方贫瘠的土地上,付出自己的所有呢?

心中的路,谁都挡不住。

大山爸爸说:心中存有下山的路,无论什么都挡不住。支月英却说:我心中存有上山的路,无论什么都阻挡不了我上山。在这个倔强的姑娘心中,蜿蜒的山路对她来说就是孩子们的希望。她上山是为了更多孩子能够下山,去看看大山外面的世界。

心中的路有了,就有了前行的力量。

敢做才有可能

罗如意是一位让人心疼的姑娘,由于要照顾年迈的母亲不得不放弃学业,但是她的一双儿女却活出了自我。因为支老师说过:“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这句话就像一颗种子在小花的心中生根发芽了。

困住我们的不是眼前的大山,而是内心的贫瘠,支老师教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眼界和格局。支老师坐在大山坳里说:再暗的夜,只要抬头,就能看见月亮,它会照亮你前行的路。人生起起伏伏,当处于低谷时,就抬头看看,勇敢走下去,只有敢做才有可能。

做一件事情就努力做到极致

一个十九岁的城里姑娘背着行囊独自走上几个小时的山路去支教,这个画面好像充满了违和感。到底是什么让支月英这样心中满是大爱呢?

当支妈妈来泥洋小学探望女儿时,她给山里孩子带来了很多文具和零食,临走时,她给女儿留言:月英,要留下来,就好好教,不要辜负了山里的孩子,更不要辜负了自己。

这几句话听着特别沉,既然无法让女儿改变主意,那就全心支持她的决定,并鼓励她做到最好。

要做,就努力地做。很简单的七个字,却难倒了我们很多人。

我们真的无法去改变周围的大环境,那么就努力改变自己的小环境,让自己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吧。不要整天说自己很迷茫,其实你那不是迷茫,是知识焦虑,因为本事太低,天花板太高,你跳跳都够不着。天花板无法降低,那么就努力垫高脚下的砖,让自己离天花板更近一些。要做,就努力地做!


坚守初心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

张丽君

  9月12日,学校为庆祝教师节组织所有教师集体观看张亚海执导、穆婷婷以及谭凯等人联合主演的剧情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此影片根据“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支月英老师的真实事迹改编而来,以商人董大山的视角展开,讲述了支月英老师驻守大山38年、为乡村教育奉献一生的感人故事。

电影用质朴的手法表现了主人公一直初心不改,无私付出、投入教育事业,虽然面对反对,面对选择,她一如既往的坚守自己的初心,为农村的教育事业默默付出。支老师不仅停留在当教师的层面,她自己也积极地在大山深处勤劳付出、踏实前行,她用积极刻苦勤奋的精神感染着我。作为老师,我们的工作条件比支老师优越很多,我们应该更加有动力去怀着一颗善良博爱的心去培养孩子,以身作则,让孩子们最后能成为一个个健康、乐观、向上的社会人。


一生只为一事来

虞昌华

来到电影院看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不仅是因为学校包场组织老师们看,更是因为这部电影讲的是江西宜春市奉新县的女教师的故事。我也是江西人,更想去看看发生在自己老家的人的感人故事。

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是以江西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女教师支月英为原型创作拍摄。通过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几个农村孩子坎坷不幸却自强不息的成长历程以及大山里三代孩子的思想碰撞和命运转变,真实生动地展现了近四十年山区教育的发展变迁。讲述了一名山村教师为了点亮大山里孩子的希望,恪守初心、执着坚守、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

我想,这样的电影可能谁都不会自己买票去电影院观看,但这次电影看完,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有句话一直萦绕在我心头——“有些人,不是因为希望得到什么而去坚持,而是因为爱,才不放弃。” 一位女孩,抛弃过往的舒适和未来的光明,固执地走上通往深山的“路”。看到支月英历经冷漠和排斥后暗淡的面容,看着她离去后又不舍初心地猛然回首……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教育落后得让人难以想象,仔细想想,如果不是一位又一位“支教老师”出现,我们又如何能发展到现如今这样的盛景!

剧中那位曾经的顽皮少年变成成功商人后,为了效益计划铲除障碍,而在得知这个障碍就是教化他长大的小学后,他先是劝说自己的老师离开。被狠狠拒绝后经过很久的自我说服,他终于不顾反对地帮助了这个栽种希望的地方,不仅没有拆除它,还筹集资金重建小学,让它为更多穷苦孩子带来希望。

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当今社会的矛盾所在。迅速发展的经济让一部分人富足起来,而他们不会想到,我们的国家中还有那么多、那么多的人在为一间教室,一本书发愁。这时,像这部电影所讲述的一样,自愿下乡的有志教师,和奉献公益的成功商人一波一波不断涌出,正是有了他们的贡献,国家才因少年的强大而日渐繁荣!

我在教坛也经历了24年,看完这部电影,我想:此生为师,终生无悔。这次观影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灵魂的升华。我要牢牢把握“四有”好老师的要求,向先进模范学习,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用实际行动写好教育奋进之笔。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

郭丽

  《一生只为一事来》讲述了支月英在偏远大山深处的艰苦条件下,以质朴的信念坚守初心,为大山里三代孩子带来重大命运变革的感人故事。9月12号,学校组织老师们前去观看了这部电影,看到支月英从19岁一直到50多岁都奉献在教师岗位上。从19岁的迷茫躁动,却怀揣理想,到50岁的淡定从容,这一路她克服了种种困难和问题,成为了她自己心目中最好的自己。我认为,在教育事业上需要支月英这样的“傻”人,这样的“傻”才使得她能够坚持38年。我从教才两年,未能跟着这些孩子一起走进初三我有很大的遗憾,但是我仍旧希望我能够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帮助他们,我希望哪怕是在他们心中留下一点点印记也好。为人师,我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但是我会继续学习,学习老教师的教学功底,学习支月英的坚持不懈!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

吴乃玉

新中国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附校工会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一生只为一事来》的观影活动。这部由张亚海导演,穆婷婷,巩汉林主演的电影,根据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支月英老师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来,以商人董大山的视角展开,讲述了支月英老师驻守大山38年,为乡村教育奉献一生的感人故事。

19岁到50几岁,整个职业生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驻扎大山。凭着毅力与智慧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她用自己的真性情,真善美唤醒了大山深处的教育之花。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有句台词说得好只要心中藏着一条下山的道,就谁都挡不住他。我想一个老师能够坚守,那是因为他一定有一种作为教师的情怀,你暂时不理解,那是因为该老师不屑于表达而已,但我相信每一个教师心中对孩子们都是满怀希望的。不是因为有了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才有希望。这也许是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给我的最大的收获。

此次观影活动为我们教师心灵撒下甘甜的雨露。此生为师,无怨无悔。



此生为师  终身无悔

——观支月英老师故事有感

王 敏

  2019年9月12日,为庆祝第35个教师节,我校工会为老师们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观看以2016年感动中国人物支月英老师的事迹为原型创作的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因为之前对支老师的事迹了解并不是很多,所以觉得可能就是一部普通的人物传记而已,然而,在观影的过程中,影片却一次次的打动我,到最后,我是和影院里好多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流着泪看完了这部电影。

  电影的开头,是上世纪70年代末的江西大山里,背着行囊,拎着皮箱和脸盆的支月英不顾家人的反对从城市来到了大山,初来的支老师应该是感动的,因为孩子们在对面的小山脊上举着牌子欢迎着她,要跟着她一起学知识,但其实,这群调皮的孩子背后议论最多的却是这个城市来的老师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走,对于孩子们来说,支老师只是他们生活中的一段笑话而已。调皮的孩子为了逼她离开,在她的饭里下巴豆。为了讲“小马过河”,她将孩子们带到了小河边,可惜她还没有来得及陶醉这种实践式教学带来的效果,却因为一个孩子的意外落水遭遇了家长的“围攻”......谁也没有想到,就是在这种境况下,“孤军作战”的支老师不仅没有“缴械投降”,反而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36年,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一代又一代人。

  在最后的镜头下,已经成为老板的小男主将同学们召集在一起,想要给支老师一个惊喜。然而这些孩子们,并非大富大贵,而是在一个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忙碌着平凡而又伟大的工作,甚至还有的学生还在为生计而奔波。但是有一点是共同了,那就是支老师影响了他们一辈子。我想,这就是所谓的老师,在几十年的岁月里,种树成林,对一个民族情感的呵护,才是一个老师最深沉的付出。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

朱金茹

  2019年9月12日星期四,北外附校工会组织全校教职员工观看教育影片《一生只为一事来》。这部由张亚海导演,穆婷婷,巩汉林主演的电影,根据“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支月英老师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来,以商人董大山的视角展开,讲述了支月英老师驻守大山38年,为乡村教育奉献一生的感人故事。

此生为师,终生无悔。对于支月英,我是敬佩的。从她身上我看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奉献。相比支月英我是惭愧的。与她相比我还有很多的差距。学习支月英,我又是幸运的。幸运的是以她为榜样,她是一把尺,更是一面镜,让我可以审视自己。向支月英老师学习,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不是一种流于表面的形式。她的事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点亮了我心中的明灯,而那盏灯也必将在今后的教育道路上指引我坚定前行。

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做一棵大树,守望一片远山。女人如水,为母则刚;人性本弱,为师则强。心里藏着一条下山的路,那就什么也拦不住她。同样如果心里藏着一条上山的路,那也什么都挡不住她!同样作为一名教师的我,从支月英老师身上看到了,学到了,感受到了许多许多。珍爱对待学生,育人从育心开始;尽自己的心,努力做一名无愧于心的教师。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看心得

王琼

  “有些人,不是因为希望得到什么而去坚持,而是因为爱,才不放弃。”

  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已经结束,我的心中却不能平静,这句话一直萦绕在心头,无法散去。

  影片开头偏黑白的色调一下子把我拉入了那个年代。我看见一位与我年龄相当的女孩儿,抛弃过往的舒适和未来的光明,固执地走上通往深山的“路”。看到她历经冷漠和排斥后暗淡的面容,看着她离去后又不舍初心地猛然回首……

  就是因为心中有这条“路”,所以不管离开多少次,都能回来。

  19世纪的中国,教育的落后让人难以想象,如果不是一位又一位“支教老师”出现,我们又如何能发展到现如今这样的盛景!

  在剧中,曾经的顽皮少年变成成功商人后,为了效益计划铲除障碍,而在得知这个“障碍”就是教化他长大的小学后,他先是劝说自己的老师离开。被狠狠拒绝后经过很久的自我说服,他终于不顾反对地帮助了这个栽种希望的地方,不仅没有拆除它,还筹集资金重建小学,让它为更多穷苦孩子带来希望。

  在这里,我们就能看到当今社会的矛盾所在。迅速发展的经济让一部分人富足起来,而他们不会想到,我们的国家中还有那么多、那么多的人在为一间教室,一本书发愁。这时,像这部电影所讲述的一样,自愿下乡的有志教师,和奉献公益的成功商人一波一波不断涌出,正是有了他们的贡献,国家才因少年的强大而日渐繁荣!

  《一生只为一事来》电影已经结束,可生活还在继续。其实,每一位能够担得起“人民教师”称谓的老师,都值得被铭记一生!

  影片已足够感人,可这竟然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难以想到,就真的有这么一个人,为了自己心中的“教育振兴事业”,甘愿去山村奉献出自己的一生!


 

此生为师,青春无悔

——观《一生只为一事来》有感

魏美春

  9月12日下午工会组织观看了《一生只为一事来》,故事真实感人,以2016感动中国人物支月英为原型一部人物先进事迹宣传影片,讲述了支月英19岁到58岁的教师生涯故事,教师支月英精神伟大,好多次都戳中泪点。

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支月英负气离开的路上偶遇一个放牛娃,放牛娃说爸爸答应让他读书给了支月英很大的触动,那也许是她决定返回去继续坚持的很大原因,哪怕只能让一个孩子有书读,她一切的坚持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了。这个情节设计非常到位,达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功效。影片后面,支老师送给大山一个礼物,就是一盒玻璃球。玻璃球是小大山用来跟伙伴为支老师是否会留在学校而下的赌注。这个物像看似平凡却蕴含复杂,既有师生情谊的见证,又凝集了老师精神的伟大所在,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设计。

  由于大山里教室的桌子黑板,上课的敲铃方式都与我小时候的经历特别像,所以不由回忆起了我儿童时代读书时的那个岁月,我很庆幸我遇到了一个特别好的老师,学习生活中努力创造让我学习的好条件,帮助我们,赞助我们,鼓励我们好好学习改变命运,我们对老师的感情永远是敬畏和崇拜的。古训说得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到我自己也终于成为一名老师以后,我深深体会到,虽然做一名支月英那样的老师很不容易,但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是爱学生,希望不同方面能够帮助到学生的。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有句台词说得好“只要心中藏着一条下山的道,就谁都挡不住他。”我想一个老师能够坚守,那是因为他一定有一种作为教师的情怀,你暂时不理解,那是因为该老师不屑于表达而已,但我相信每一个教师心中对孩子们都是满怀希望的。不是因为有了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才有希望。这也许是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给我的最大的收获。
   此生为师,青春无悔!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

信瑶瑶

  总有一些人们让我们由衷感动,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温暖心肺。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的《感动中国》,就为我们挖掘了一批榜样人物。这些榜样人物虽然平凡普通,但却提供了生命可以企及的高度,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指引。他们身上的勇敢、善良、担当、坚强,让13亿人民看到了人性中最美丽的光辉。

  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36年的支月英,就深刻诠释了执着和奉献。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就曾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两代人。

  “支姐姐”到“支妈妈”,变的是称呼,但不变的却是执着和奉献。她关爱孩子,资助贫困生,不让一个孩子辍学,更是展现了筑梦路上炎黄儿女的精气神。也不仅仅是支月英,不仅仅是评选出来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无数炎黄儿女为了心中的梦想,也正在日以继日善行义举,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融入工作、生活、学习中。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每一个人物每一段故事,都浸润着满满的真善美,都散发着暖暖的正能量。就以此次入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十位榜样人物来说,其大都来自基层、出自平凡,却做出了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不平凡事情。他们的事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他们的精神可敬佩、可亲近、可学习,可谓13亿多人民群众学习的“精神富矿”。

  凡人善举,小善大爱。将镜头笔端对准平民百姓,挖掘平凡人群中的不平凡故事,筑梦中国将更有力。


 

观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有感

陶帅诚

  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是根据“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支月英老师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影片讲述了支月英老师驻守大山38年、为乡村教育奉献一生的感人故事。这是一部需要安静观看的影片,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绚目惊艳的特效,它其实就像支老师的一生:平凡,素朴,默默无闻地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燃烧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影片从支月英老师19岁义无反顾地来到乡村小学教书,一直讲到她50多岁,几乎概括了支月英老师的整个教师职业生涯。19岁,在我们现在看来本是容易迷茫和躁动的年纪,而支老师却怀揣理想,努力克服各种艰难险阻驻扎大山,从事教育工作,为乡村的孩子们送上知识。在她刚进山村,在她的教育生涯刚开始的时候,支老师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但都凭借她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智慧克服了。她用自己的真心,甚至是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关心和爱护她的每一个学生,不断赢得了孩子们的尊重,也为孩子们赢得了更好的成长和未来的希望。

不得不说这部影片让我感触很深,老师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一环,一个好的老师会令学生终生难忘,为人师表,本就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山坡茂密成林,不知山路间有过多少滂沱大雨。十年树木,支老师还留着当年打赌时的弹珠。打了一个希望会输的赌,你赌我会留下,我怎么忍心让你输。不是因为我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才有希望!若是心里存了一条上山的路,那便无论什么都挡不住!


教育是一种情怀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

曾稚媛

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以“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支月英老师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支月英老师的整个教师职业生涯。电影以商人董大山的回忆为线索,回忆了支月英在19岁这个本是迷茫躁动的年纪,却怀揣理想,驻扎大山,开展教育工作。在她的教育生涯刚刚开始的时候,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但是都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智慧克服了。

是什么让支老师坚守大山,为大山深处的孩子带去充满希望的童年?是什么让支老师恪守初心,为大山深处的孩子解惑授业?其实就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一种情怀,此生为师,终生无悔。选择教师这个行业,必须要树立具体的、可操作的职业理想规划,这是推动教师朝着最高层次的目标不断攀登的动力。这个目标,不应受学生一时的学习状态、反馈等影响教师的职业理想包括对教育实践的探索,对教育事业的情怀和对教师自身的发展。首先,要做勤于学习的教师教师平时总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自己就应该不断学习。只有坚持学习才能从源头活水中汲取养分,滋润学科之田。教师的成长学生的成长密切相关,教师学科专业发展能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其次要做有爱心、耐心、细心、平常心虚心、进取心”的现代教师比照这个标准,在平时与学生的交流中,播种希望之泉爱之花长盛不衰上课关注学生们的状态包括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情况,在教室讲解具体知识点时他们的反映等课下学生多交流,询问他们对于知识点、课堂的接受度与感受。爱学生,就要理性公平、民主地,关注到每个孩子个性差异和发展充满人文关怀的相伴成长。学有余力及今后选科的孩子,可以给他们推荐学术相关书籍或者提一下深层次的问题;基础薄弱或者对本学科不感兴趣的学生,可以点出知识点并教会他们本学科解题思维过程,期望在学习过程中对这部分孩子有所启发。再次,要正视学生的问题,转变观念:差距就是发展空间,不足之处就是大有可为之地。教师应不断研究学情,根据学生的状况来调整教学计划兴趣最好的老师,要向学生展示出学科的魅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注意用正面评价,不吝啬地适时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智慧型教师是理想的彼岸,教师都应孜孜不倦追求奋斗目标。我知道自己的思考很粗浅。但是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可以在思考中不断进取。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以此共勉。


She Lights up the Mountain

刘瑞芳

《一生只为一事来》这部电影的英文译名是:She Lights up the Mountain。“她点亮了这座大山”,这句翻译文艺而又准确地描述了支月英老师的奉献。 十九岁的年轻老师支月英来到泥洋小学支教。可村里顽劣的孩子大山得知这个消息后却表示,即使来了新的老师,也会像之前的陈老师一样受不了山里的条件,哭着下山的。

可是最终支老师就像泥洋的青竹一样,在大山里扎了根。 董支书带着支老师参观教室的时候,大山轻蔑地说“怎么样?是不是和你想的不一样?”然后又向往地说“城里的学校有单双杠,学校里还有树呢!”董支书便自豪地说“我们这也有树,我们这也有花,满山的野花,好看着呢!

董支书对于泥洋小学的坚定的热爱和自信,看了令人心生感动,无比动容。教育工作者应该对教育、对学校充满自信,相信教育和知识的力量是伟大的。 支老师在回宿舍的路上,停下来抬头看了一眼夜空。镜头在天空停住了两秒钟。可这短短的两秒钟,却能给我的内心带来震撼。

她点亮了这座大山。支老师不仅改变了江西边远山区里的人们对于教育的态度,她也用一颗热忱的心和坚定的信念,软化了一个顽劣孩子的心,使他能够走出大山,成为一个成功人士。 支老师说“我们不是因为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看到了希望。”她说,“再黑的夜,只要我们抬头就有月亮。”

一生只为一事来,教师只为教育来。






(供稿:刘婷婷 编辑:王天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