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

课程教学与特色项目

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课程教学与特色项目 > 正文

这群“追星”少年,他们在校园里拍星河

发布日期:2025-07-03 信息来源:

近日,在北外附校《定格苍穹:用光影写就宇宙诗篇》主题天文摄影展上,一幅月亮环形山的照片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镜头下,陨石坑的阴影深浅交错,粗糙的月表纹理清晰可见。“这真的是我们班同学拍的?太厉害了!”一位同学忍不住发出感叹。

本次活动展出了师生拍摄的月亮环形山、仙女座星系、猎户大星云等精彩作品。作为参展的小摄影师之一,初一(3)班裴俊熹同学介绍说:“这些照片让我真切感受到天文的魅力,也对浩瀚宇宙充满了好奇和敬畏。我和同学拍摄的照片能在这次活动中展出让我们非常自豪,这鼓舞了我去动手实践和探索未知,感觉离梦想中的星空更近了一步。”

这场充满惊喜的展览,也让校园里一支神秘团队走进大众视野——仰观天文社。这些用镜头捕捉银河的追光者,背后藏着一段从兴趣萌芽到专业成长的动人故事。

2019年,一群热爱天文的初中生自发组成了天文社团,邀请杨梦佳老师作为指导教师。这群少年的“追星”行动很快得到了学校的支持。次年,天文正式纳入校本课程,“天文爱好者校队”挂牌成立。经过六年沉淀,如今的天文社团以“呵护兴趣、赋能成长”为理念,已形成“趣味课堂--深度实践--学术提升”的完整培养体系。社团名称也更新为更具诗意的“仰观天文社”,寓意着学子们以仰望星空的姿态,探索宇宙奥秘。


趣味课堂:让天文知识“活”起来

在仰观天文社,宇宙的奥秘从不局限于课本。课堂采用“玩中学”模式,将枯燥的理论转化为生动的体验:学生们通过“天文萝卜蹲”游戏记忆星宿名称,亲手制作比例精准的太阳系模型,甚至自编自演宇宙主题情景剧。课堂笑声不断,知识却悄然扎根。“我们希望学生感受到,天文不仅是公式和数据,更是人类对浪漫与真理的永恒追求。”杨老师如是说。


深耕实践:望远镜下的科学启蒙

观测是天文的核心魅力。学校配备的多台天文望远镜,已成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社团不定期组织“路边天文夜”活动,带领学生用专业设备观测太阳黑子、月球陨石坑、木星卫星、土星光环等。“当我通过目镜亲眼看到土星光环时,太震撼了,这会是我永生难忘的记忆。” 初一学生宋旭白的描述,道出了许多天文社成员的心声。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社团积极引进校外资源,聘请天文专家定期给学生开讲。今年的校园科技节上,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学院的研究生带来的日珥镜,让学生们首次亲眼目睹太阳外层的烈焰风暴。“原来太阳真是一个大火球,我都能看到最外层的火焰。”初一学生孙朗天惊喜地说道。

教学相长:从学习者到传播者

“最好的学习,是把知识教给别人。”在仰观天文社,每位成员都有机会站上讲台。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银牌得主张佳田对此深有体会:“讲解知识的过程,让我对宇宙的理解产生了质的飞跃。”

近年来,社团成员在全国及市区级竞赛中屡创佳绩,累计获得市级以上奖项近百人次,更培养出一批兼具学术素养与表达能力的“少年天文达人”。


从用简易望远镜观测月相,到在竞赛舞台上展露锋芒;从趣味课堂里的欢声笑语,到深空摄影时的屏息凝神……这群追光者用热爱丈量星空,将对宇宙的好奇,化作成长路上最闪耀的勋章。未来,仰观天文社将继续守护这份仰望的勇气,让更多年轻的心,在浩瀚星河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