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全校教师校本培训大会
发布日期:2016-09-13 信息来源:
编者按:在新学期教师大会上,林卫民校长以“为了生命的成长,我们相聚在这里”的主题,从“教师,不只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信仰”“ 好教师,前提在于掌握熟练的教学技术”“ 发展自己,必须要借助日常工作自觉训练自己”“ 快乐地工作,修炼豁达的心胸和对专业的专注”四个方面为教师成长指明了方向,强调了全体教师应自觉追求专业进步。为了助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我校教师专业能力,本学期我校继续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合作,聚焦 “师德修养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改革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打造具有深度学习特征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德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策略与技巧”等五个主题开展专题研修,共同对我校教师进行更加专业和高质量的培训。
2016年9月9日下午,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孔子学会国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可持续发展中心副主任谢春风博士为全体教职工进行专题讲座。校领导、全体教职工及相关单位代表400余人参加了了本次大会。副校长张继军主持此次讲座。
谢春风以“教师幸福和智慧来源浅析——名师诞生“十重门”:教师专业发展的10个境界”为题目,围绕素质与境界、职业枯竭问题及幸福的不同来源、名师特点与案例分析、名师诞生的“十重门”、幸福的伦理省思等几个方面,从传统文化、心理学、伦理学的角度,阐述了教师幸福和智慧的来源,并进一步得出结论:成功和幸福是理性思考与感性实践的综合体,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追逐过程。没有顶点,只有更高。善于打造自己的气场,更善于运用自己的气场。重新认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职业的特殊性:艰苦、琐碎、清贫;神圣、活力、幸福;敏感、惰性、危险。优秀的班主任要善于从内心和自己做斗争!打开成功和幸福的钥匙,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里。
讲座中,谢春风向全体参培教师分享了著名全国模范教师、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不断拜师学艺、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笔耕不辍的成长历程;以及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每天的五个一工程(即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或社会问题、读书不少于一万字、写一篇教育日记),且在不停地实践、阅读、思考、写作中,做一个纯粹的教育人的教育实践。通过名师特点及案例分析,总结出名师诞生的“十重门”,从行、爱、学、反思、友、师、研、讲、写、运等方面,深度解读了优秀教师的“10种专业境界”。
最后,张继军对谢春风博士的讲座进行了点评,她指出,谢博士的讲座逻辑清晰,视角独特,不仅阐释了教师幸福和智慧的来源,而且告诉我们获得幸福和智慧工作的方法,希望广大教师能以“优秀教师”为目标,以“名师”为榜样。用心修炼、积极实践“每天五个一工程”“10种专业境界”,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路上幸福、智慧的成长。
教师培训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