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综合一组公开课系列报道
发布日期:2016-04-01 信息来源:
近两周,初中综合一组伊广花、刘拥军、常静芬、张如玉四位老师分别进行了“一师一优课”的录制,组内教师进行了观摩听课。
3月17日,伊老师为我们呈现的是初三年级的《理想与现实》一课。她通过“周迅的故事”导入,让学生重温初一制定的十年规划。接下来,通过学生讨论,让大家明白了理想的作用和影响因素。最后,通过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人生规划,对学生的未来目标起了实质性地指导作用。本节课的知识目标虽少,但对初三学生来说,通过这节课,明确了理想,制定了具体的阶段性目标,这对于即将步入下一个学习和成长阶段的他们来说实际指导意义无疑是重大的。
3月29日,刘老师为我们呈现的是初一年级的《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一课。本节课内容包括雕版印刷术、火药的发明和赵州桥的建造三个部分,并且将三者的历史和今天的汉字激光排照系统、航天火箭等相联系,增强了课堂的生动性。本节课值得老师学习的地方很多,比如首先呈现教学内容,以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宏观印象;又如每个环节都设置了具有深度的主要问题,以让学生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更牢地掌握所学内容等。总之,本节课刘老师不仅带领大家领略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文明,还激发了在座每位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达到了情感的升华。
3月30日,常老师为我们呈现的是初二年级的《祖国的首都——北京》一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讲解是由学生小组独立完成的,学生们分工明确,负责板书、讲解、电脑操作的每位同学,各司其职,秩序井然,从导入到讲解,再到总结和练习,进展顺利。讲授完毕之后,小组成员还向大家分享了心得感受,表示通过小组成员的集体备课和分工协作,自己收获颇多。之后,常老师对相应教学内容进行了强调和补充,也对班级每位同学的表现给予了肯定,课堂在一片和谐温馨的氛围中迎来了下课铃声。
3月31日,张老师为我们呈现的是初一年级的《璀殩的文学艺术》一课。素材丰富,注重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是这节课的主要亮点所在,在课堂伊始的学生活动——看图背古诗,很好地把历史学科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唐诗相结合,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之后,通过图片、视频、文字材料等丰富的教学素材,让学生感受了“观者如山”的乐舞和“满壁风动”的敦煌艺术,并且抛出了“我们是否能够重新买回流失的文物?”这一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最后,为检测学习效果,张老师请学生在台上对学习内容进行板书总结,让学生在温习所学知识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
四位老师所教学科不同,教学形式也各具特色,但却有着一致的教学目的——为学生的学习和实际生活服务。在今天的评课过程中,各位老师坦诚相待,客观评说,在分享心得的同时,也为组内教师改进教学积累了宝贵的教训与经验。相信在组内教师的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过程中,我们定能顺应中考改革大势,平稳地实现“教”与“学”的过渡。
(初中综合一组 周琴)
下一条:初中理化组教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