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改革的春风带进课堂
发布日期:2016-03-17 信息来源:
将改革的春风带进课堂
——听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有感
赶到七一小学听教材分析,诺大的讲堂已座无虚席,直觉一场思想的盛宴即将开始。本次教材分析由七一小学的两位老师主讲,惊讶于仅是学校的老师而非区教研员,竟能做如此精细的教材分析,举办如此高水平的讲座,真是自叹不如。
首先由刘小飞老师进行了五至七单元教材分析。出乎意料地,刘老师没有“老生常谈”,而是谈了一些教学新思路、新见解,让人耳目一新。她谈到如何引导学生走近人物内心体悟思想感情,如《囚歌》一文革命环境学生不易理解,可以补充背景资料;《幸福在哪里》是一篇童话,可以进行补白想象;《晏子使楚》是历史人物叙事,可以品悟晏子言行,总之依据文本的不同特点,可以采取多种策略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刘老师对小学高段要掌握的几种笔记也做了梳理,如批注笔记或欣赏语言,或点评人物,或展开联想,或质疑问难,只要学生有所感受都可以进行批注;记叙文应重点引导学生练习提纲笔记;心得笔记一般是对某件事或某一位人物作出评价。对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刘老师也有自己的看法,她认为语文综合实践的跨学段、跨学科是一个方向,但一定要体现出语文味儿来,她提供了一些带着“语文味儿”的综合实践活动,如引导学生制定活动策划方案,设计活动采访提纲,制定个人或小组计划,设计活动邀请函等,总之要充分挖掘课本资源,多设计一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接着七一小学的朱凤英老师作了“把准方向,坐实文本研读”的报告并梳理了八至十单元教材。她首先高屋建瓴地分析了整个语文的形势,认为要把准语文的方向应该有四个依据,分别是《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语文课程标准》和《海淀区七年级学生学习水平调研测试报告》。她提到未来的语文更加重视学生的语文素养,死记硬背已不是重点,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先进的课程理念,具有知识整合的意识,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运用,提升学生的阅读力,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根据这一理念,七一小学五年级目前正在进行单元系列整体推进设计,六年级正在进行群文阅读实践,以单元整合的形式进行深度学习。朱老师还分析了八至十单元教材,从她的文本研读中,我感受到她包括背后的七一小学教师团队非常注重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含量,在备课时她们会讨论设置的课堂问题是否有利于孩子的思维?课堂上有没有真正形成思维碰撞?是否能通过问题引引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总之无论教材分析还是上课实践,她们都是以学生为出发点,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
其实每一次出去听课收获还是很多的,这次培训所获取的信息,很多观点都值得我们去细化深思,去学习借鉴。我相信每一次的培训就是一次充电的机会,只有走出去,才能把握住小学语文改革的方向,才能将改革的春风带进课堂。
(五年级 张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