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附学生看世界】- 我校初中学生赴巴黎德萨伊中学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游学活动之学生周记(一)

发布日期:2019-02-23 信息来源:

项目说明:

北外附校和巴黎让松德萨伊中学从2013年建立姊妹校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游学课程一直是我校复语教学的一大特色,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我校每年都会组织为期十几天的法国游学互访活动。在此长期稳定的合作基础上,两校决定从今年开始试开展新的长期沉浸式交流合作项目,即分别选择两校优秀的中法学生赴对方学校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交流学习。

著名文学家维克多雨果是法国巴黎让松德萨伊中学的奠基人。故此,这次的交流项目又被命名为维克多雨果交流项目,所有参与交流的学生也被亲切的称为“小维克多们”。第一批参与维克多雨果项目的北外附校法语优秀学生是初二六班的刘明鑫、魏子雯和李杜若,初二七班的张贺尤佳、官以康和曹欣语。

维克多雨果文化交流第一周周记

初二六班 魏子雯

法国时间

119日 周六 阴天

        周六下午五点多左右,六名附校维克多雨果项目交流的学生刘明鑫、张贺尤佳、李杜若、曹欣语、官以康、我和郭老师一起到达了戴高乐机场。我们一出闸口就看到半年多没见的小伙伴和家长们举着小牌子在等我们,心里非常激动。在小伙伴伊奈斯的介绍下,我第一次见到了她的爸爸妈妈,他们非常热情让我感到非常亲切。在机场,我们给小伙伴带来了上次北京交流的活动纪念册,看着图册照片里熟悉的一幕一幕,我和小伙伴好像又回到了之前那段美好的时光,一切都没有改变。

        120日 周日 阴天

       今天的巴黎空气湿润,天阴略有些阴沉,就像一个安静的小女孩静静的迎接着我们的到来。下午,德萨伊中学和家长们安排全体12名中法小伙伴一起去了由路易十四创建于1680年的法国最古老的法兰西喜剧院,我们要一起观看莫里哀的经典喜剧<<斯卡潘的诡计>>。结束后在法国爸爸妈妈们的带领下,我们穿过卢浮宫、杜乐丽公园一起沿塞纳河散步回家,周围伴随着我们的还有许多沿途跑步的法国人,伊奈斯的爸爸为我们一一讲解沿途景点及其历史典故,气氛非常融洽,大家都非常开心。可是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久我们就到家了,是时候为第一天的法国学校生活做准备了! 

         1月21日 周一 晴天

今天天亮的很早,看来法国的阳光都迫不及待的欢迎我们来到学校啦。

到了学校,德萨伊中学为我们准备了欢迎早餐,他们的大校长Sorin先生和初中校长Anne先生还有老师和家长们都一起在餐厅欢迎我们的到来,他们就像早晨的太阳一样热情、明朗。随着这热情的迎接,我们六位学生心中也升起了一团暖暖的火。

从今天开始我们6名附校法语学生将要按照法国学校作息正常上课了,第一节课上,德萨伊中学初中校长Anne先生和我们一同来到了美术教室并对我们进行谆谆嘱托。另外,在他的介绍下我们才知道我们所在的美术教室位于德萨伊中学最高处,是全校最亮的一间教室,是一间非常古老的美术教室,但在战后一直废弃使用。经过将近半年的整修终于重新启用,而我们则是第一个使用这个教室的学生,真的感到非常荣幸!

      今天课程有美术实践课、法语、历史地理、中文课、中文数学课、美术课。其中美术实践课是法方为我校学生量身定做的特色课程,美术老师先为我们做相关知识、术语的补充,之后会在明天的美术特色课程上带我们去罗丹博物馆完成美术作品。老师们的精心准备,使我们心中的火烧得更旺了,让我们不得不心生感恩之情,感谢这些认真的老师们。

    下午,我们和法国同学一起上了历史地理、英语、法语、美术、中文数学课,每节课上我们都做了自我介绍。为了让我们在适应期间方便辨认板书,法国的老师特意在板书常用的花体字旁补写了印刷体,特别细心。

美术课上,为学习法国画家瓦萨雷利的幻觉艺术,我们在这节课上会尝试用直线和线条的粗细来体现3D效果。法语课讲了语法直接宾语代词,因为全法语授课对我们难度还是挺大的,但我们都尽力去听,努力参与课上活动和课堂讨论,法方老师对我们评价很好,我们都很开心。

  

    我们还跟小伙伴一起上了中文数学课,法国学生正在学习方程和等式,后面会陆续学习函数。在课堂上,我们成了一个个活字典,造福了周围一片的法国同学,顿时气氛非常和谐。老师们的鼓励和同学们的支持,给了我们极大动力,我要努力上好并珍惜每一节在法国的课堂。郭老师也细心的把今天课堂中出现的高频生词进行了整理,课后发到了学生微信群里帮助我们尽快融入课堂。

法国学校及时为我们做好了家校联系手册和食堂餐卡,是类似于一个记录在校表现的档案本,背面是出门卡,法国学生出门、进门都需要出示家校联系手册。从这一刻开始,我们都正式成为德萨伊中学正式的借读生啦

    第一天的法国学校生活非常成功,我们时刻都能感受到法国学校给我们带来的温暖。

1月22日 周二 下雪啦

法国的雪给我们了一个大大的惊喜,也再次在我们心中添上一抹色彩。

今天,早八点钟,我们集合来到了罗丹博物院欣赏罗丹的草图和雕塑,先运用昨天所学的单词在法方老师的引导下尝试用法语表达绘画及雕塑的各个步骤,我们昨天复习了observer, faire les croquis, découper, coller, sculpter等等动词。之后法国老师让我们在罗丹博物馆挑选最喜欢的一座雕塑进行草图临摹,老师慢慢启发我们,让大家试着把看到的东西用自然柔美的线条表现出来。随后老师没有特别运用技巧,只是随手在画纸上很快的画了个草图作为范例,草图里很清晰能看到雕像女孩子脸部、帽子和发丝的轮廓,我们一下子茅塞顿开,十分用心的把我们心中最美的雕塑展现在草图纸上,为后面完成自己的雕塑做准备。我们的作品各式各样,别具风格,老师并没对我们的作品和原作进行比对,因为艺术是一种表达自身情感的形式,每个人应有自己独特的表达形式。我们每个人都受到了美术老师的认可。这一刻我才意识到,画画其实需要的不光是技巧,也可以像写文章、记日记一样成为一种记录表达生活的方式,不需要写出非常华丽的辞藻,只要能把自己所见用绘画记录下来就会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情。 

下午我们回学校上两节连堂的法国数学和合唱课。数学课上我们正好赶上了随堂小测,他们学的是等式和解方程,里面很多专有名词,郭老师后来说看了卷子还有些担心我们会看不懂题,其实我们在小伙伴的解释下看懂了题目,并且早早都顺利的完成了试卷。课间的时候我们有的在给法国孩子讲题,有的和法国孩子聚在一起讨论数学都学什么,我感觉我们已经成为了班级的一员。

最后,我们上了音乐课,这节课我们参加的是学校小型合唱队的排练课,合唱队成员是都是各个年级主动报名来参加的,热爱唱歌的老师也可以参与。

开始唱歌前,老师带我们做了一些奇特的准备活动,伸懒腰、转脚踝膝盖、按脸上的骨头、敲肚子两侧、胯和后腰等等,这是我们在中国没有接触过的,还挺有趣的。

接下来我们学唱了三首歌,一首是俄国的歌曲,因为俄罗斯驻法国的大使下个月会来巴黎德萨伊中学访问,所以合唱队准备了个俄语歌曲当节目。另一首是法国歌曲,选自法国作曲家柏辽兹Heetor Berlioz声乐套曲《夏夜Les Nuits d’été》的第一篇,还有一篇是由法国诗人Théophile Gautier戈蒂埃作词的《villanelle田园诗》,这首歌的曲调可能有些奇怪,郭老师看到我们都不太敢开口,她就在网上找到了歌曲和歌词译文发给我们,让我们先多听听,争取下节课能参与进来,我回去会好好看看。第三首歌曲是英文歌,是007的插曲,音乐老师也希望大家都能参与其中,特意引导我们单独唱了几句简单的句子,希望后面我们中国的学生能不怕露怯,多多参与。

这又是收获满满,充满活力的一天。

1月23日 周三 小雪

早晨的雪再一次把巴黎笼罩在白色薄纱里。

我们8点20上了中文秦老师的法国生活指导课,在课上秦老师让我们用法语介绍自己的接待家庭,之后给我们看了一段50年代法国家庭纪录片,讲解了法国家庭半个世纪以来的变化。以前在法国50年代,每个家庭都人数众多,很多家庭甚至都有十个左右的孩子,国家还会给人数多大家庭颁发奖牌这点上和中国还是有些相似的,可能是战后重建的需要吧。通过这节课我们了解到了很多法国的家庭文化,下节课我们还会学习60年代以来法国家庭的普遍情况。

今天的数学课继续学习方程式和几个解方程的公式,昨天的课堂小测成绩发下来啦,我们中国学生大部分都是满分20分,法国孩子的最高分是18.5分,法国数学老师又夸奖了我们,我们也很开心,慢慢喜欢上了法国的数学课。

    下午我们六个中国学生一起上戏剧课,从下午一点上到五点,老师是以前在大学教话剧的老师,他从拉丁语的话剧一词讲起,延伸到亚里士多德的戏剧研究。老师给我们准备了莫里哀话剧Le bourgeois gentilhomme《贵人迷》第二幕第四场的剧本,老师给大家分配了角色,讲了故事的背景和梗概,尝试着给我们排练这一幕法国经典喜剧。随着喜剧剧情进入高潮,我们也努力让我们读台词的语气融入戏剧中,排练的气氛也逐渐活跃起来,就这样,我们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整个下午。

    随后,小雪花伴随着我们进入了梦乡。


   1月24日 周四 阴天

雪花还是跟巴黎说了再见,整个城市变得有些湿漉漉、凉凉的。

今天上午,我们分成了两个组,分别前后上科学和化学两门课,有点像我们学校的分层走班。因为科学老师请假了,所以科学课的组先上自习,另一个组上化学,之后两组交换。

今天的化学课做了酸碱性的实验,老师先讲了实验规则,特别强调一定要站着做实验,并且全程带护目镜和尽量把袖子卷起来,如果试剂滴到衣服的话就会通知家长来送衣服并且记录在学生家校手册上。因为涉及到实验分数,法国化学老师给我们中国学生单独分了小组。实验内容第一项是取少量氯化钠溶液放在试管里,滴入硝酸银溶液,观察并记录产生的白色沉淀。第二项实验是每个人先领了一组小瓶试剂(Cl,Cu2+, Fe2+, Fe3+, Zn2+, Al3+),再把小瓶子里的各种试剂倒到试管里,之后逐个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记录实验效果。第三项是用PH值试纸分别测试水、柠檬汁、氢氧化钠的酸碱值,我们都顺利做下来了。化学课的课程很有趣,老师也很平易近人。

上午的第三节课是秦老师的法国生活指导课,在课上我们先把这几天积攒的问题一起问了秦老师并得到了解答,比如法国的楼层为什么有个零层,家庭为什么吃饭这么晚,法国家里等等生活上的问题。之后给我们继续讲了法国60年代的家庭,并讲了法国现在家庭的类型。

下午体育老师也请假了,所以我们又上了自习,今天是这周自习最多的一天。下午15点左右我们去上了学校为我们特别准备的文学课程,主要是学习维克多雨果的作品。当老师发下来一沓子维克多雨果简介的时候,我们全都被大段法语吓倒了。经过法国老师的引导,我们逐渐了解到维克多雨果的生平简介,在老师的讲解中我们了解到他曾经有两个女儿,大女儿的爱情是从16岁开始,但一直被他所阻止,直到女儿成年他才同意两人结婚。 但在新婚不久她的大女儿就在塞纳河不小心溺水而亡,很长一段时间维克多雨果都持续悲伤。他创作的《静观集》中,有很多篇诗歌都是在回忆逝去的女儿时所作。课上,法语老师为我们讲解了《静观集》选段,试着引导大家与诗人的情绪融合在一起,逐字逐行体会文字的美好,最后在她的带读后我们每个人也进行了朗读,每个人都得到了老师的鼓励。

下午17点左右的最后一节课,是官以康的小伙伴佳比的爸爸为我们准备的专题讲座,讲的是法国的礼仪。佳比爸爸认真的做了ppt,以邀请别人来家里吃晚餐为例子,从发邀请函的种类、如何制定菜谱、为什么要用心布置桌子等等介绍整个家庭宴请流程和禁忌。其中佳比爸爸还就如何给客人安排座位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游戏里假装邀请了德萨伊中学的大校长、初中校长、几位负责老师、几位家长和我们郭老师,让大家根据法国家庭聚会给客人安排座位的几大原则给每个人找到合适的座位。比如男女主人分别要坐在圆桌面对面的位置,重要的客人要安排在男女主人左右,在场所有男士和女士要交叉相邻就坐,如果有年轻夫妇不可以拆开,还要兼顾左右邻居是否能有共同话题聊天等等原则,就像做题一样很有意思。后面佳比爸爸还讲了吃饭时面对一桌子的餐具该如何使用,吃饭的顺序是什么,特别实用。他还找到了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当年宴请邓小平副总理的菜谱,给大家看了正式宴请会有哪些菜,平常家庭邀请有哪些菜等等。最后佳比爸爸对法国如何打招呼也给大家做了知识补充,比如如何正确进行握手,他还邀请刘明鑫和法国小朋友一起上台做了示范并现场做了纠正,告诉我们比如不能太用力、一定要目视对方等等的小禁忌,后面他还讲了吻手礼和贴面礼等等。

我们今天收获了很多,希望都学会以后我们可以更好地融入法国。


1月25日 周五 阴天

巴黎像往常一样被厚厚的乌云笼罩着,但我们的心情并没有被笼罩住,因为这是上学的最后一天了,要到周末了!耶!

今天上午是美术课和化学课,美术课复习了上次罗丹博物馆的内容,化学课学习了分子和离子的内容。下午的音乐老师请假了,所以这节课上自习,我们和法国小姐姐小哥哥一起玩儿了狼人杀,中国人法国人围成一圈,并没有因语言障碍而尴尬,而是在欢声笑语中度过我们在一起的宝贵时光。

之后的技术课上法国学生小测,据说会记录到中考成绩中。考试结束之后,老师给大家看了几个极限运动的视频,他认为技术的本质是为了娱乐大众,希望通过技术让大家都能从中得到快乐。

在法国的第一周就不知不觉得过去了,我们学到了许多在中国难以获得的知识,但我们还有很多不足,在接下来的几周中,我们会尽全力改正不足,抓住更多学习的机会。让我们继续奋斗吧!我们来自附校的交换生们一定不会辜负老师们的期望,抓住这次宝贵的机会,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争取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