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

热点新闻

首页 > 小学教育 > 热点新闻 > 正文

【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课堂教学研究系列】之《摸球游戏》和《认识小数》

发布日期:2018-12-07 信息来源:

12月5日,“国培计划”湖南教师团一行70人来我校听课交流,观摩了我校数学教研组两节展示课。

王晓晨老师执教的《摸球游戏》秉承着数学教研组内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及生生对话课堂模式来设计教学活动。王老师这节课以游戏导入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设计了开放式的学习活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教学。在探索的过程中,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合理分析,大胆猜想,推理出结果,让推理能力这一核心素养在学生心中得到内化提升。教学活动的设计让学生们充分经历猜测----实验----分析实验数据----验证”的探索过程,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来验证,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核心素养。学生们在这样开放的活动中能自主探索,理解知识,再用简洁的语言并有调理的表达出来,充分展现了学生们的能力。

柏庆杰老师执教的《认识小数》这节课,主要培养学生的数感。数感是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在教学活动中对于数感的培养一定要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感悟“数是对数量的抽象”,还应该让学生感悟到“抽象出来的数与数量是有联系的”, 以生活经验为基础,发展学生的数学眼光。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来学习数学。在教法和学法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原则。首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心中的小数,通过简短的对话,了解学生对小数的已有的认知。再给学生创设熟悉的情境,让学生从给文具店的文具找出对应的价格开始,经历估价、对比的过程,体会到了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最后,经历动手操作实践付钱的过程,建立人民币模型,经历把这些表示价格的小数改写为几元几角几分、再把几元几角几分改写为小数表示的过程,理解小数的意义。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情境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合作、交流,课堂成了学生创造灵感的空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课后,教师们对整节课的过程进行了反思。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多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让学生学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当学生投入到自己乐于探究的活动中,更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当探究进程中出现问题时,教师不急于求成,而是充分信任、肯定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老师应将引导作用发挥好,激发、引导和培养学生,让核心素养在学生中深入,让学生有更大的发展。

(撰稿:柏庆杰 王晓晨     编辑:何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