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精明的“商人”——小学六年级开展数学探究活动
发布日期:2019-03-20 信息来源:小学六年级组
“你们知道老北京鸡肉卷吗?把这张纸想象成面皮,里面空心的部分是鸡肉,如果你是老板,会怎么做呢?”针对这一问题,六年级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开展了一次深入地研究性学习。
为了使得到的数据更准确,得到的结论更具说服力,同学们制定严格的标准:使用统一规格的纸张,在实践过程中,尽量减少重叠部分,每个“鸡肉卷”只能使用一张“面皮”。了解标准后,同学们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始了探索性的研究。
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情况:有的小组,直接量了长和宽,就得出了结论;有的小组,做了两个纸筒后开始比较;有的则用笔来充当鸡肉,看哪个装得多,哪个装得少;有的小组两两合作,测量直径和高,计算后得到了结论;有的小组把纸张进行裁剪、拼接,制作了多个纸筒,通过计算、推理得到结论。令大家吃惊的是,计算推理的小组与实验的小组结论竟然一样,都认为要竖着卷装的“鸡肉”少。
“你们为什么要裁剪、拼接呢?这是一个鸡肉卷,现实生活中面皮是不应该切开的。”面对别人的质疑,第三小组给出的答案是:“我们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但我们认为,只有两组数据,不足以支撑我们的结论,通过对不同圆柱容积的测量计算,我们发现,在侧面积相同时,底面积越大,圆柱的容积就越大。因此,在两种卷法中,我们选择了竖着卷”。
整个活动中,学生一直是学习、研究的主体,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调动他们探究的欲望,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使得学习真正的发生。
(撰稿:佟欣 编辑:杨雅惠 复核:何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