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

热点新闻

首页 > 小学教育 > 热点新闻 > 正文

·海淀区教研员莅临我校小学调研指导

发布日期:2016-11-07 信息来源:

11月4日上午,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一行9人莅临我校小学调研指导。

教研员们通过听评课的方式,了解并指导我校小学各学科教育教学工作。老师们积极组织备课磨课,展示我校小学师生的风采与学科素养。

语文组郭茂林和张月华老师分别展示四年级的《写画中人物》和六年级的《花脸》。两节课紧紧围绕本组“想象文”和“读写结合”课题进行设计,体现灵活使用教材,深挖文本,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教研员郝婧坤老师充分肯定这两节课。她指出,“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抓“读写结合点”要因学生而异,因教材而异,尤其要关注文本特点,有些文本更适合挖掘它的文化内涵,而不仅仅局限于读写结合方面。

数学组周继娜老师讲授的是《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通过探索、交流、讨论、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思维。于培培老师采用阅读绘本的形式讲授《分物游戏》一课,整节课以互动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研员梁静老师对这两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她指出,要落实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思考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协调之外的作用。

英语组季晓霜老师的《I’ve got》、通过学生表演课本对话并请其他学生当评委的形式,使他们充分体验语言在情境中的运用。熊利老师以歌曲《A surprise visit》导入,引发学生对故事的猜想,使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整体感知故事,并将自己创编的故事写在卡片上。课堂上寓教于乐,实效性很强。教研员李静老师提出希望,教师不要受课本的束缚,要使语言教学更多地增加情感色彩,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所学知识的意义。

音乐学科教研员史渊萍听了田池老师执教的欣赏课《那不勒斯舞曲》,并对本节课进行评价和指导。她认为,课堂建立了师生互动、动作体验的学习模式。老师利用图形谱教学使音乐变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帮助学生较快地设计巧妙的图形谱,捕捉音乐的灵魂,提高审美能力。音乐课要用更多的视角去审视教材,不局限于教材,由点及面的教学过程才是学生最受益的。

体育组的罗磊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了队列队形练习,展示师生共同创编的绳操和花样跳绳。教研员谢娟老师做出点评,认为本节课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理念,围绕“兴趣第一”,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体验和小组讨论。课堂中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充分感受到成功的自豪感和愉悦感。

美术组刘静老师执教的是《箱板上的新发现》,教研员李雪梅老师认为,刘静老师板书设计和粉笔字都体现了过硬的基本功。本节课虽有一定难度,但图片选择精美,教学设计清晰流畅,重难点突出,教师示范非常精彩。

科学组安雪静老师执教的是《光是怎样传播的》。安老师通过韩愈买蜡烛的小故事引出光的传播路径问题,通过不同的探究实验,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海淀区教研员王思锦老师指出,一节好的科学课可以从聚焦话题、探索研究、形成解释、迁移应用四个方面抓起。王老师还就元智课程和教科版课程之间的融合提出了宝贵意见。

本次调研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教研员们的精彩点评与指导意见将成为小学教学工作的指南针与风向标。正如数学教研员梁静老师所说,我们的目标是要跳出学科,不仅仅是在“教学”,而是要做“教育”。

郭茂林老师执教语文课《写画中人物》

语文学科教研员郝婧坤就张月华老师的课做点评指导

数学组周继娜老师执教《组合图形的面积》

数学学科教研员梁静就于培培老师的课做点评指导

熊利老师执教英语课《Behind the window》

英语学科教研员就季晓霜老师的课做点评指导

音乐学科教研员史渊萍走进田池老师的课堂

体育学科教研员谢娟走进罗磊老师的课堂

科学学科教研员王思锦走进安雪静老师的课堂

美术学科教研员李雪梅走进刘静老师的课堂

各学科教研员与学校领导及教师代表合影

(小学语文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