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研组开展高段阅读课堂课例研究活动
发布日期:2016-06-20 信息来源:
6月16日下午,我校小学语文教研组在录课室开展了一次教研活动,教研主题为“理解”和“运用”并重的阅读课堂教学研究,语文组全体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首先,小学副校长孟娜在五(3)班上了一节实录课。孟娜以《奇异的激光》为抓手,播放不同领域的激光图片,自然激趣导入新课。以本文的写作顺序做引问,巧妙让学生整体感知理清结构,为后续教学做好了铺垫。果真如前所料,学生对说明顺序知之甚少。进而对文本,从“最快的刀”为切入口进行局部细读,设疑讨论加以拓展延伸,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调动,每个同学各抒己见。通过彼此意见的碰撞和自我否定,将文章的顺序,由浅显的只知“总分总”,提升到了对空间、时间及抽象的“逻辑顺序”的领悟。整个课堂处于一种自然、和谐之态,学生无拘无束地对文本的说明顺序进行着推论和认定,从而得到正确认知。教师真正达到了还课堂与学生,跳出“三界”外,提点总结,使学生以课堂主人的姿态自主学习。最后让他们以第一人称介绍激光,站在学生的视角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每个学生都洋洋洒洒地尽情挥笔。最终搭建交流平台,真正让学生对说明顺序这一“高深”的概念,得到思维固化。不得不说,这是一节很好的阅读课。
课堂实录后,五、六年级备课组成员分别就“定教学主题——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手段——教学过程——我们的思考”这几点进行了研究分享。备课组认为篇章教学是小学高段阅读的立足点,阅读一篇文章,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知道文章是按什么次序安排材料的,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表达方法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理清文章思路是阅读的一把金钥匙。说明顺序是说明文的要点之一,是教学的重点,而逻辑顺序还是其中的难点,但是以往不少教学对此有的稀里糊涂,混乱不清,学生理不出头绪;有的过于肤浅,犹如蜻蜓点水,成为薄弱点。这也是之所以把顺序作为教学目标的初衷。
鉴于本节课的完成情况,组内教师作了如下反思。
1.尊重学生起点,充分了解学情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限于做个教书匠,而是发现学生所不能发现的问题,并试图通过教学实践,令其悟,并有所获。例:从二年级的《恐龙的灭绝》到中段《太阳》高段的《沙漠之舟》每位教师关注的无一例外都是说明方法和表达效果。从无一人系统深入的去探究如何让学生了解,并切实掌握多种“说明顺序”且能巧妙迁移到我们平时的习作应用中。
2.遵循课标要求,深挖教材价值
“一千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说明文,教参给的东西过于千篇一律,孟娜老师基于中学语文的教学经验和小升初课程衔接的高度,能够深入地挖掘文本的潜在价值,高屋建瓴地制定了教学目标。只有教师站得高,学生才能望得远。例:目标“了解作者是如何布局谋篇,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特点的。重点引导学生领会逻辑顺序。”
小学教学主任李琳在点评时,从三方面充分肯定了这节课的高质量。一、这是一节直击核心知识的课堂,每一个学生都在围绕主题任务活动。二、这是一节思维碰撞的课堂,所有的孩子都是自主思考、提升着。三、这是一节自由和谐的课堂,师生默契融洽教学氛围宽松,给了孩子充分表达的语境,令一节高深晦涩的课如行云流水般酣畅。活动尾声,教研组长张月华老师向大家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阅读课教什么?”“如何教阅读课?”供大家在今后的教学中自我思考和探究。
这次教研活动,给了每位教师一个全新的感受,让大家学会了面对传统课文,在有限的空间内如何做到扎扎实实为学生着想,使他们一课一得,并努力达到1+N的高效。
孟娜老师讲授《奇异的激光》
课堂上学生就说明顺序畅所欲言
备课组成员谈教学目标的设计意图
备课组成员进行学情分析
孟娜老师细致说课
备课组成员进行活动反思
刘宏丽老师谈心得
教学主任李琳点评
语文教研组长张月华老师进行总结
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
(小学语文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