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

热点新闻

首页 > 小学教育 > 热点新闻 > 正文

·【夏令营纪实】台湾昌平国小走进我校参加中国传统文化交流活动

发布日期:2014-08-24 信息来源:

2014年7月13日傍晚,带着一个学期的期盼,北外附校小学部迎来了来自台湾昌平国小的49名远方的朋友。于是一段“再续前缘”的故事拉开了帷幕……

北京,我的第二个家—昌平国小学生记

早晨睁开眼,忘记了昨天的舟车劳累,还来不及穿衣服,提上鞋走到窗前,俯视着窗外郁郁葱葱的小花园,和远处大大的操场,突然想大声的喊一声:北京,我来啦!

早餐,附校的老师为我们准备了丰富的早餐。同行的老师告诉我们8点钟要在这里的礼堂进行开营仪式。于是和同学、老师还有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国瑞厅”。

当我们一行走进国瑞厅的时候,那里已经有附校的小朋友、老师和家长早早的等候,热烈的掌声让我们感觉回到了自己的家。我四处张望,寻找着那个冬天走进我的家庭的小伙伴,噢,他在那里,我好兴奋,拼命的向他挥手,他也看到了我,站在他身后的一定是他的爸爸妈妈,北京的爸爸妈妈好亲切,也在朝我挥着手。若不是走在队伍中,我好像跑过去跟他们拥抱。

开营仪式第一项,我们跟随纪录片再次走进了那个难忘的冬令营,附校的伙伴和老师在台湾的每一天都是难忘的,一起品尝美食、体验我们的课程,最难忘我和我结对的北京朋友一起种下了一株株蔬菜,这次我们不方便带过来,但却把这些蔬菜卖掉换成了台湾的零食。在台湾等待启程的日子里我无数次的幻想和我的北京朋友一起分享的快乐画面。

接下来,附校的于校长向我们致了欢迎词,向我们介绍了两校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一致看法,也向我们介绍了接下来的课程将以京剧脸谱、剪纸、沙画、泥塑等传统文化课程为主。而活动将以北京的故宫、颐和园、长城等景点展开。听了于校长的介绍,我好期待。接下来,我们昌平国小张信务校长也代表我们一行49人表达了心情。从飞机落地到入住,一切都安排的井然有序,我们真的像回了家一样的亲切温暖。

两校大家长的亲切致辞后,附校的同学为我们献上了一台精彩的文艺表演。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附校学生的舞蹈让我们领略了内蒙草原的骏马奔腾、雄鹰展翅,傣族小孔雀的婀娜多姿,满汉的典雅大气…还有古筝、书画的表演更是让我们对接下来传统文化课程充满期待。

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我的脑海里还盘旋着视频中那株在台北种下的小树苗,

亲爱的北京,我好期待真真切切的拥抱你!

神奇的数学之旅—台湾昌平国小教师记

本次大陆之行之前,张信务校长找到我,很兴奋的向我描述了上个月他来大陆北外附校听了两节数学课的情景。通过他的描述,我对大陆的数学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好奇。于是我们一拍即合,希望借这次大陆夏令营活动,开展一次两校的数学研讨活动。

这次的研讨活动安排在了第一天,根据年段,将台湾的学生和附校的学生融合在一起分成两个班级,分别由附校的两位四年级的老师进行授课。课堂上,孩子敏锐的思维,极强的总结归纳表达能力震撼了我。同时也碰撞出我很多对数学教学的感悟和想法。于是我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向贵校提出由我来带出一节示范课,以此共同探讨数学教学。

由于临时的安排,附校学不得不临时召集了附近居住的孩子。但是孩子的表现再次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在点评时候,张校长与我的感受不谋而合,附校的孩子确实与其他学校学生的课堂表现不一样。他们在课堂中的思维是自由的,表达是情不自禁的,小组合作是默契的。通过两堂课的呈现,我们也感受到了附校数学教育的前瞻性。他们在数学思维的重视和培养上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模式。在听到关于贵校林卫民校长提出的让学习发生的教育理念时,我们深刻感受到两校办学理念的共通之处。我们的研讨才是一个开端,正如附校于苒校长提到的,教育,是需要走出去,引进来,在碰撞中才能激发出更好的教育效果。于苒校长的这种开放式的教育理念,是我们两校互通的基础,我相信,未来在各学科、各教育领域,我们都将会有更加默契的合作。

快乐北京游—北外附校教师记

早早就听说台湾的孩子要来,很期待。寒假,班里的几个淘气包跟着学校赴台湾参加了昌平国小的冬令营活动,孩子回来后兴奋的跟我讲台湾的见闻,那里的课程很有趣,有学习英语的实践基地:太空体验仓、免税店等等,而且校园里有小农场,他们和那边的孩子共同种下了很多蔬菜。当然,他们都谈到了各自台湾寄宿家庭的爸爸妈妈以及好朋友。最重要的是,这次台湾之行,小淘气包们似乎长大了,学会了谦让和为别人着想。一想到这些,我和孩子们一样,非常期待台湾朋友的到来。

终于,台湾的大朋友和小朋友如期而至。经过了第一天的相处,我们亲如一家人。第二天,我们按照行程,我们游览了北京的文化景点。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们队伍最小的成员小安只有5岁,但却也毫不逊色的登上了长城,孩子们兴奋的欢呼雀跃。一行的校领导和家委会代表也掩饰不住内向兴奋,大家用各种夸张的表情记录着此刻的心情。

7月太阳热情如火,但是难掩台湾朋友对祖国大陆的热爱,爬完长程,我们一行驱车前往故宫。里面的一砖一瓦都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面对共同的民族文化,不论是大陆还是台湾,都有一种由衷的民族自豪感。此行的家长团也纷纷做起了孩子的历史教育。我相信,共通的文化,相连的血脉,海峡只是分割了地域,分不开的是两岸流动的情感。

晚上,我们来到了北外大学,我很自豪的向昌平国小的师生们介绍了大学的悠久历史,以及对中国外交事业的影响力。而我们的附校就是这样一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学办附属校。张信务校长表示,他经常往来于台湾和大陆,走过很多大陆的学校,北外附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相信北外附校一定会成为大陆最好的学校。

长城、故宫我不止一次去过,但是,当我把祖国的瑰宝介绍给台湾的朋友时,我深刻的体会到了,民族的自豪感。亲爱的台湾朋友,希望你们经常回家看看。

依依惜别—附校学生篇

今天,我终于深刻的体会到了时间如梭这个成语的含义了。我感觉,才把我的好朋友迎进家门,今天就要说再见了。

短暂的几天相处,我们共同分享了我们学校的特色课程,我们制做了千面人、一起剪纸制作木偶、一起绘制沙化,学习传统书法、武术、跆拳道,还有我们共同舞起了代表中华名族精神的中国龙。每一天都过得快乐而充实。就在昨天,我们还一起包了粽子,我还邀请了我的台湾朋友来到了我家做客,我们在一起好开心好开心。

可是,当闭幕的荧屏上滚动起这几天的美好时光时,我突然好难过,好想让时间驻足在这一刻,可是时间滴滴答答还是把我们送到了说再见的一刻。望着登上了返程大巴车的伙伴们,我们都情不自禁微笑着留流下了依依不舍的眼泪。我相信,我们的友谊会一直绵延下去,亲爱的小伙伴,我们的友谊万岁!

后记

不管台湾还是大陆,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共同传统文化的沿承者,我们承担着共同的历史使命感。在短暂的交流中,我们看到了彼此教育前行路上的独特光芒,也将更坚定我们教育的方向。这个夏天,北外附校,有你而与众不同!

(小学 贾志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