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团队的力量,使教研落地生根——小学语文教研组监测培训
发布日期:2013-10-25 信息来源:
“没有完美的个人,却有完美的团队。”这句俗语正是本次活动的完美诠释。10月24日是个特殊的日子,给我们进行培训的既不是身份显赫的学者也不是著名的科研专家,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是我们熟悉而又勤奋的团队——六年级语文老师。
培训会前期六年级语文老师们在繁重的课业与升学负担下,承接了本次校内培训的任务,压力之大自不必说。作为小学语文团队中的一支精英团体,他们是不允许自己的工作有些许瑕疵的。会议筹备期,大家积极准备进行资料的筛选与整合,做到最大限度的把最好的监测信息传授给同仁,几个晚上的加班加点就仅仅为了那台上的十五分钟。再一次验证了“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说法。
培训会议到会27位语文教师及学部赵玉玲主任,大家都对此次活动予以了高度重视。会议伊始由语文教研组长主持说明了本次培训的目的:通过本次培训在提高六年级老师对监测内容熟悉内化的同时,指导全体语文教师以监测为航标找准各自年级的语文教学定位,夯实自己的学段基础,完成岗位目标,为高年段的学业质量铺平道路,奠定根基。由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增效”,达成林卫民校长所倡导的“小学生快乐学习”的最高境界。而后,由六年级语文老师针对监测的五个大的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由易琼老师对比两届的监测题型的“变与不变”,从监测的测评目的、命题意图和测评标准以及相对应的要求进行了宏观解读,使全体语文教师对监测题型和测评形式有了整体把握。为本次的培训会勾勒出理论框架。
紧随其后的刘砚茹老师进行识字与写字方面的具体分析、答题策略研究与教学指导。这一部分的讲解给全体语文教师展示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复习与教学指导方向。因大家都很清楚语文难在“知识面广,考试内容琐碎”上,一个字可以从音、形、义多方面进行考察,这就对我们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成为了语文学科教学目标模糊的重大原因。所以,通过这次的培训使全体语文教师明确了小学各阶段,在识字与写字方面的范围及细化标准。当然,这并不是一次会议就可以解决得了的问题,却给我们的语文识字与写字教学提供了一个比较有效的依据,尤其给新教师出示了一个非常规范和切实的标尺。
语文的阅读教学一直是与作文并驾齐驱的两只双翼,本次培训备课组长赵丽英老师带领她的语文团队从记叙文、说明文和非连续性文本这三大领域进行了考试题型解读与方法指导。
赵丽英老师一向干活细致,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机会。她常说这次监测复习不能仅仅作为考试的附属品,语文教师要为孩子的发展负责,要把这次的监测复习作为提升孩子能力,特别为初高中学习打基础的实战练兵。她就记叙文进行了详细解读,无论从题型的分析还是教师指导方法及教学策略的运用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能力发展”的育人观。我们也被这样兢兢业业为教育服务的老教师而感动。我想语文就是这样富有魅力的学科,它总是在无声的语言中散发着诱人的馨香。
陆晓帆虽然是位年轻教师,初次担当六年级的重任,但他的认真与敬业充分体现在他举手投足与只言片语中。培训过程中他自信谦卑成就了他生性的洒脱与浪漫,他完全是个豪放派的代表,枯燥的说明文教学被他的生动语言描画得活灵活现。
一向气质优雅堪称北外附校最美教师的刘宏利老师通过自身的内化吸收,将原本大家都十分陌生的“无限性文体”通过具体的实例讲解的风趣幽默,着实令人茅塞顿开。
教研组长针对如何进行监测的年段衔接做了补充说明,由此做到把培训内容巧妙地跟各年段的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对接,将监测目标进行了巧妙分解内化。
最后,赵玉玲主任进行了简短而精准的点评,并特别对各年级的备课组长提出进一步要求,布置了作业“如何落实本年级的语文教学目标的细则”,也对新教师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每人对此次教研提出一点收获和困惑。
我们有理由坚信在语文教研团队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树好教研之风,让教研在北外附校落地生根。
(语文教研组 王君)
上一条:·我校举行小学生广播体操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