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比速度更重要——记我校教师参加北部新区联片教研
发布日期:2013-04-15 信息来源:
3月28日上午,我有幸参加了北部新区联片教研活动,观摩了四位老师执教的优质课,收获颇多。同时,课后认真聆听了海淀区教研室牛老师的评课,感慨万千,与此同时也让自己在语文教学上更加明确了方向,真正做到提高课堂实效,达到增效减负的目的。
四位老师在课堂上都踏踏实实地落实了课标精神,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努力实现“4+1”的过程,让我们在观摩课堂以后,结合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度反思。牛老师反复强调:“语文课要关注学科性质,努力体现语言文字运用,基于语言运用,构建我们的语文课堂,同时关注文章写法,并及时运用。”听到这句话,让我豁然开朗,让我真正明白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言语能力建构,而非语文知识传授。言语能力不可能是讲会、听会的;语文教学再也不能“纠缠”于内容、“缠绵”于理解、“沉迷”于意义了。教语文是以课文为例子,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语文方法,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引领学生感受文章写法的特点和表达效果,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学习语言。
这不禁使我想到了自己在平日里的教学过程,虽然也是极力想加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但仍然偏向于保守的教学模式,重在课文内容理解,耗时于回答和分析,让学生们循着老师设置的一个问题,不断从课文中寻求答案,得出结论,这种指向于内容理解而并非文本语言的阅读教学,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作用不大。因此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向。
四位老师在课堂上都注重了文章写法、读写结合的训练,读是写的基础,在阅读中加强写法指导,真正做到了不能为写而写,比如说《一双手》的课堂上,当老师引导学生了解了育林人张迎善这个人以后,展示了小兴安岭的森林美景,激发了学生们创作小诗来赞扬这位非常值得人们尊敬的育林人时,就是做到了“情动辞发”。《松鼠》一课,老师抓住松鼠搭窝这一段进行教学,环节简约清晰,也可以称之为是版块式教学,充分发挥了课文例子功能,指导孩子有条有理、用词准确地写好一段话,删繁就简,并且紧接着给学生一个语言实践的机会,观看一段大熊猫吃饭的视频,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这样做提高了说话、写话的实效性,也符合课标精神,落实年段学习目标,正如牛老师所说“引导孩子关注一段话,写好一段话,修改一段话,聚焦一段话,指导写好一段话!”
在夯实识字与写字教学方面,四节课虽然都是第二课时阅读教学,但都注重了识字学词,前三节课都是以听写词语入课的,有的在语境中听写重点词语,发挥了识词功能,有的是听写关键词语,为概括文章内容做准备,还有的是以“采松果”游戏形式填写汉字,复习词语同时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最后一节课以小老师领读词语的形式复习三组词语,以重点词语的含义入课,引导学生顺其自然地进入到学习文本的环节。四节课都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来理解课文,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线,注重学生活动的内在逻辑,做到了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思考、读出自己的感受,达到了牛老师说的“真读书,真思考,真写作,真讨论,真交流”。
回顾自己的课堂教学,有的时候就没有关注到全体学生的思维过程,当我提出一个问题时,让学生通过找重点词语谈体会,只有四五个同学举手回答,我为了引导学生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就匆匆而过,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没能让他们真思考、真讨论。为此,我以后在教学中应该放慢脚步,不能做一个很强势的老师,一定要让学生亲力亲为,联系上下文,反复体会词句的表情达意,在语境中夯实,让自己的课堂呈现出学生学习的过程。
最后,我们语文教学还不能忘了坚持推进儿童阅读,大量的课外阅读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崔峦先生说:“儿童阅读不仅是课外的事,还是课内的事,儿童阅读应该纳入我们的语文课程,要使儿童阅读‘课程化’。”在教学《装满昆虫的口袋》这一课,就通过资料的引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课外阅读的兴趣,有效地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因此,我也要努力增强自己的教学实效,能够通过更多种教学策略,让学生尽可能地做到海量课外阅读。
通过这次北部新区联片教研活动,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教学改进方向,正如区教研牛老师所说:“方向比速度更重要!”没有一个正确的教研方向,一切都是无用功,有了正确的方向,能够让自己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做到增效减负。
(小学语文教研组 李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