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研究】名师引领促成长,乘风扬帆正远航——全国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走进我校指导课堂教学
发布日期:2021-06-17 信息来源:
5月16日全天,数学特级教师、教育专家吴正宪再次走进我校指导教研工作。本次数学教研主题为“大单元学习主题教学课例研究”,保定吴正宪工作室的骨干老师们和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会议由于德平老师主持。
上午,首先由屈净心老师为大家带来一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由复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引入,引导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之间的关系,感悟用分数单位来表示不同分数,进而计算。然后借助直观图和分数的意义来研究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操作观察,发现面积模型,找到更小的分数单位来表示两个分数,从而计算出结果,最后沟通整数、小数、分数的算理。通过这三个层次,让学生感悟分数单位,理解分数单位的意义。
随后,吴正宪老师带来一节《分数乘法》,吴老师从学生的原有经验出发,通过人民币“元角分”的引入,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再让孩子们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自主探索分数乘法的计算道理,鼓励孩子们用数据刻画结果,沟通与单位“1”的关系,最后通过推理总结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打通整数,小数,分数乘法的内在联系。整节课设计巧妙,有层次,“以学生为主体”在吴老师的课堂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激发了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
课后老师们都非常受触动,纷纷发表自己感想和提出自己教学中的困惑,吴正宪老师都耐心解答。然后吴正宪对两节课进行了精彩讲评,并对北外附校的老师们的严谨治学教学精神予以肯定,对学生们的好学,探索精神高度赞扬,吴老师鼓励老师们,要做教育行业的旗帜,要站位更高,只有自己更专业了,才更有自信。
下午,分别由张晓晨老师,罗丽萍老师,邢艳丽老师,对数的一致性,运算的一致性,数和运算的联系三方面做了汇报。
张晓晨老师阐述了整数,小数,分数表示具体数量时,具有高度一致性,数的认识中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具体情境中数物体的个数,把物体的个数与相应的数量建立联系,初步体验物体的个数可以用数量表示,即数是对数量的抽象。第二阶段建立计数单位,也就是数的意义中体现的有多少个计数单位的问题,十进制关系是重点。
罗丽萍老师讲述加减乘除运算的整体性、关联性,运算定律在整数、小数、分数领域的一致性,最后讲了计数单位在整数,小数,分数运算中的一致性,总结出运算结果的两大要素,一个是计数单位的变化,另一个是计数单位个数的变化。罗老师还重点提到了分数乘法与小数乘法的本质,结合‘份总’关系,深入解析了这两种运算的本质,仍然是计数单位的细化,累加。
邢艳丽老师讲述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进行沟通联系,运算的算理和法则看似不同,但其实都是在和计数单位做运算,加法和乘法都是在累加计数单位,减法和除法都是在把计数单位细化。因此,沟通算理与计数单位,是可以建起承重墙,打通数与运算之间的关系的。而每一种运算都离不开数的意义,因此数的认识是数运算的基础,数的运算是数认识的再深化。
最后吴正宪就每一位老师的发言都进行了细致的点评,老师们受益匪浅,吴老师提出: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不分家,数意义是数的运算的基础,数运算是数意义的再解读,要让学生高效学习,减负增效,就一定要做到“建好承重墙,打通隔断墙”。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吴正宪在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方面对老师们进行了有效地指导,充分发挥了专家引领的作用,激发了老师们提高专业水平的内在动力,对我校数学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年级数学备课组 周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