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专家引领】立足学生获得,实现语言内化——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莅临我校指导小学英语教研工作
发布日期:2021-09-24 信息来源:
9月22日,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专家王建平老师莅临我校,指导“立足学生获得——在读写结合课中实现语言内化与迁移”的主题教研活动。
我校六年级英语老师陈莎选取剑桥六年级教材第一单元的文段阅读,展示了一节示范课。教材文本以Beastly Tales为主题,描述了六种西方文化中的神兽。陈莎老师利用任务型阅读与读写结合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文段中的功能句,模仿段落结构进行口语表达和仿写。同时在读前、读中和读后环节分别设计了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类活动,通过不同层次的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王建平老师在发言中对本节展示课的教学设计从五个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赏。她指出,首先是课堂内容对文化背景进行了统筹处理,将东西方文化融和在一起;其次,授课中使用了一定的阅读策略,通过表格的形式对文章脉络进行结构化处理,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第三,从多个文本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范例进行精讲,通过充分的示范与指导,明确阅读方法,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效率;第四,在完成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相互反馈给学生自我反思的机会;第五,课堂中每一环节教师都有具体的评价方式,学生能得到及时准确的学习反馈。
王建平老师进一步以“如何在读写结合课中实现语言内化与迁移”为主题延伸教学设计,带领教师们展开思考和讨论。各年级英语老师结合实际学情踊跃发言,分享了本堂课的收获与启发:利用表格梳理阅读信息,有助于引导孩子们在梳理信息时目的性更加明确;引导学生利用已知信息进行合理推测,有助于发展思维能力。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已知,帮助学生内化语言,有意识地去应用语言,让孩子们的文本掌握更扎实。
王建平老师的总结发言针对如何制定并实现读写结合课的培养目标提出了五个建设性建议:第一,对于教学目标的表述需要更加详细具体和准确;第二,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情,拓展时考虑孩子们的接受度;第三,课程设计要立足于学生的获得,充分理解和内化语料文本,可以适当增加巩固理解的环节;第四,注意中西文化融合,从兴趣点着手进行文化拓展。结合本次展示课文本可以拓展到龙、麒麟等中国文化中的神兽;第五,作业设计要充分考虑可实施性和针对性,反馈和评价要细致准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保证学习效益最大化。
英语教研组长李文霞代表全体老师感谢王建平专家的指导,并对本学期的英语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各备课组要结合本年级的实际学情,将读写结合注重语言内化的教研主题在课堂实践上逐一落实,制定并且实现更加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
通过教研讨论,我校英语老师对于阅读课的目标设定和活动设计有了更深的理解。英语教研组将进一步思考“读写结合课”这一课型的实践运用,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知识内化与迁移,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不断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小学英语教研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