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 一班一品】树锦竹韧志,求简牍博识——三年级(8)班班级特色文化介绍
发布日期:2022-04-13 信息来源:
三年级(8)班的班名是“锦竹班”,老师和家长希望孩子们能像竹子一般坚韧不拔、意志坚定。三年前的九月,他们背着小小的书包,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相聚到一起,开启童稚人生的新阶段!
初进校园,懵懵懂懂的孩子们,用稚嫩的语言描绘了他们对未来的憧憬;用五彩的画笔设计了承载他们梦想的班徽。
从此,这个大家庭就有了一个温馨的名字——锦竹班!
班徽由竹笋娃娃和形似竹节的书籍两部分组成。竹笋娃娃代表着孩子们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竹节书籍既代表着知识,也蕴含着一层深意,在造纸和印刷术诞生之前,竹简书承载了中华的历史文明。竹笋前倾站立于书本上,低头探寻的眼睛充满对知识的渴望,左手托腮寓意思考,右手前探寓意实践。期待孩子们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既能树立锦竹一样的坚韧人格,又能学习求索博识古今。
竹,顶天立地的精神— —自立、自强
自立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民族的脊梁,是民族的灵魂!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锦竹班多次开展锦竹小讲师、联欢会、音乐达人秀等集体活动,引导孩子们学会欣赏自己、肯定自己!
劳动教育是“五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入校起,锦竹班采取值日任务认领制,定期开展大扫除活动等方法,每周安排不同的劳动任务,鼓励更多的孩子参与到劳动中来。孩子们在劳动中不但树立了自立自强的意识,而且提高了自理能力。
竹,虚心有节的君子之风——谦虚、正直
为了鼓励孩子们全面发展,锦竹班在一年级时的个人评优中实行“晋升制”。一棵刚刚破土而出的“小竹笋”代表着每个学生的起点,每获得一次表扬就得到一张新的贴画,跟随孩子们的进步,“小竹笋”也节节拔高,直到获得“锦竹林”的光荣称号。二年级起利用小队评比,促进孩子的自我管理,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同时,开展文明礼仪、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引导他们行君子之事,扬君子之风,谦和做人,正直做事!
竹,坚韧不拔的意志——信念坚定、不言放弃
班级精神中的“树锦竹韧志”,是希望孩子们能像竹一般坚韧不拔、意志坚定。在校园生活中,孩子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广泛参与体育社团以及校内外的各种比赛,利用课后时间学习滑雪、羽毛球、乒乓球等多项体育运动。鼓励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竹,蓄势待发的生长力——虚心向学、追求进步
班级精神中的“求简牍博识”,是希望孩子们能“虚心向学、不断追求进步”,如竹一般“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班级定期开展读书漂流、悦享乐读及阅读之星评比活动,使阅读成为陪伴孩子们一生的好习惯。
榜样就在我们身边,孩子们在合作中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家校合力,育竹成林
“十人种竹,一年成林;一人种竹,十年成林”。为了孩子的茁壮成长,锦竹班通过开展“好习惯养成”、“亲子诵读”、“户外拓展”、“达人评比”等系列活动,拓展教育的场域,形成家校合力,相互理解,彼此支持,育竹成林,育人成才。
锦竹小八,一起发芽!
未来你我,勇闯天下!
成长,我们还在路上……
班主任简介:
佟欣,海淀区优秀中队辅导员,海淀区优秀班主任。撰写的文章在学术期刊《教育学文摘》第9期发表;少先队活动课案例获海淀区三等奖。
班级荣誉:
2019—2022学年连续三年获得北外附校“优秀班集体”称号;
班级在校运动会、冬季长跑、广播操、跳绳等比赛中,均荣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