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

“弘扬中华传统礼仪之道 争做新时代最美中学生” ——我校初一学生学习实践“中学生32条教养礼仪”主题班会

发布日期:2018-09-18 信息来源:

“您好”、“谢谢”、“不客气”、“请问”,孩子,今天你“礼仪”了吗?

古人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学会教养与礼仪就是修身的第一步。

教养,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但要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必须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近日,《人民日报》整理了要教会孩子的32条教养礼仪。结合中学生学习实际,北外附校初一年级以“弘扬中华传统礼仪之道,争做新时代最美中学生”为题举行主题班队会活动。

“衣冠上国,礼仪之邦”,一首悠扬辗转的《礼仪之邦》将中国悠久灿烂的礼仪文明向同学们娓娓道来。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在班队会活动中,同学们被分成四个小组,每组将领取到的32条教养礼仪法则进行讨论、归类、总结,最后梳理出一幅清晰简洁的“思维导图”,再结合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实际,分别给出3条自己的建议。在展示环节中,每组两位发言人同学进行了精彩的讲解,将自己的领悟和理解与同学们进行分享,并号召大家一起努力践行中学生文明礼仪,做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孩子的教养不仅需要学校教育的努力,更需要家庭教育的熏陶,需要家长的悉心引导。希望北外附校的“小外交官”们能够认真学习和实践体会教养礼仪之道,争做新时代最美中学生,在成长路上遇见最好的自己!

(供稿:初一年级部 潘铎轩)


【学习“32条教养礼仪,我想说】

首先,对于学校组织这次的班会活动我感到非常受益,明白了社会和学校对我们中学生的关心和呵护。通过班会活动与同学们一起合作探讨、总结反思自己的行为,使我细致了解了中学生应该遵守的礼仪规则,并且以后也要按照这些礼仪规则约束自己、反思自己。比如,“在打电话时要先讲明自己是谁,然后再找自己想要找的人。而不是一开口就问谁谁谁在吗?”。通过这条礼仪规则使我以后和别人打电话时以及和别人沟通时更加有礼貌。同时,我自己也想了三条中学生应该遵守的文明礼仪之道,其中一条为:遵守他人隐私,不随意偷看他人秘密。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是所有中学生都应该做到这一点,尊重他人也令他人尊重你。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努力约束自己带动全班同学努力一起做文明懂礼貌的中学生。

(初一年级学生代表 赵雅君)


这次的主题班会让我受益匪浅,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和教养礼仪。

对待自己的朋友—交友社交方面

对待自己的父母—和谐家庭方面

对待自己的师长—敬师尊师方面

还有平常的行为习惯,都让我们更加深刻了解到如何当一名合格有礼貌的中学生。

我有时有点小脾气,有时一不开心就会对父母发脾气,但从这次学习当中我更加深刻的了解到这样做事不对的,不是一名有礼仪的中学生。就像上次老师给我们看的视频《第一粒扣子》,现在我们就正在学习如何扣好这一粒扣子,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礼仪的熏陶。

(初一年级学生代表 程若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