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

·走进莫言 阅读莫言——记我校中学生第8周升旗仪式

发布日期:2012-10-22 信息来源:

德育处主任杨磊、副主任刘长虹为获奖班级颁发“流动红旗”

2012年10月22日上午,我校学校领导、中学部全体师生及行政部门员工在操场隆重集会,举行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8周升旗仪式。来自初二(2)班张泠然和徐沪台两位同学分别用中英双语作了大会主持。主持人首先对来自高二(1)班的升旗手王显越同学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与此同时,该同学登台亮相。由高一年级同学组成的国旗护卫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把国旗护送至升旗台。在全体师生注目礼中,升旗手奋力将国旗抛向空中,伴着雄壮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晨曦的第一缕阳光中冉冉升起在学校的上空。

升国旗仪式结束后,高中语文教研组刘进军老师作了题为《走近莫言,阅读莫言》的国旗下主题发言。刘老师在发言中首先介绍诺贝尔奖的历史渊源、奖项设置,以及莫言是“诺贝尔奖颁发至今百余年的历史中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她说,一个有过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的传统文学大国,一个曾诞生过孔子、屈原、李白、杜甫、曹雪芹的文明古国,走到今天,终于有中国籍作家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名册上留下名字。这一天,中国作家等得太久了,中国人也等得太久了。诺贝尔文学奖,是慰藉,是证明,也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新起点的开始。接着介绍了莫言的生平及作品,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其作品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发表后引起反响,从此踏入文学圈,《檀香刑》引发洛阳纸贵,《生死疲劳》摘红楼梦奖,《蛙》凯旋“茅盾文学”,等等,作品不胜枚举;至今已出版了长篇小说11部,中篇小说20部,短篇小说集3部,散文集一部,以及影视文学剧本和话剧等。长久的积淀终在2012这一年问鼎诺贝尔文学大奖。最后刘老师说,让我们走近莫言,了解莫言,阅读莫言,在莫言的文学作品中去体会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的融合。

最后,主持人宣读了上周获得“流动红旗”的班级名单及获得“优秀宿舍”的寝室名单。德育处主任杨磊、副主任刘长虹为获奖班级颁发了“流动红旗”。在积极、热烈的气氛中,我校中学生第8周升旗仪式圆满结束!

附:刘进军老师发言稿——《走近莫言,阅读莫言》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走近莫言,阅读莫言。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前一年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1901年首次颁发。1969年,又增设了经济学奖。至此,诺贝尔奖共有六个奖项。

自1901年诺贝尔奖首次颁发,至今一百多年的历史,莫言是第一位中国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天,中国作家等得太久了,中国人也等得太久了。

一个有过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的传统文学大国,一个曾诞生过孔子、屈原、李白、杜甫、曹雪芹的文明古国,走到今天,终于有中国籍作家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名册上留下名字。我们需要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是慰藉,是证明,也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新起点的开始。

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小学期间,为了借书看,像奴隶一样的拼命替人家干活,毕业后,因富裕中农出身,故无缘中学,只好回乡务农,后入工厂做工。只要别人能借书给他看,什么活儿都愿意去干。

后来他参了军,因提干无望,遂退伍成民办教师,期间笔耕不辍,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发表后引起反响,因而进入文学圈。

张艺谋电影《红高粱》斩获金熊奖,小说原作者莫言亦由此名震江湖。不惑之年,《丰乳肥臀》出世。

新世纪初《檀香刑》引发洛阳纸贵,后《生死疲劳》摘红楼梦奖,《蛙》凯旋“茅盾文学”,2012年,终于问鼎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长篇力作《檀香刑》,潜心5年完成。一场可歌可泣的兵荒马乱的运动,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一段惊心动魄的爱情。会使你的灵魂受到震撼。

长篇小说《四十一炮》,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折射出农村改革初期两种势力、两种观念的激烈冲突,以及人性的裂变,在伦理道德上的混乱和迷惘。它带给人深深的思考与反省。

长篇《生死疲劳》,小说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建国以来中国农民饱经患难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生命。故事情节极端怪异,充满了离奇荒诞。

2009年,长篇小说《蛙》,小说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反映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此小说题目《蛙》,与“娃”谐音,而小说情节无不与娃娃密切相关。可谓新颖别致。是当之无愧的“茅盾文学大奖”作品。

近五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历经十年精心构思和创作,发表后,曾因这个题目,一度受到排异和争论。但是优秀的作品最终是能够经受住任何考验的。小说通过母亲,含辛茹苦艰难的抚育着一个又一个儿女,并且视上官金童为生命一般重要,其用意在于说明:人永远是宇宙中最宝贵的,生命具有无可争辩的意义,是第一本位的,“种”的繁衍生殖自然就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生命的承传、沿袭是人类赖以永恒存在的源泉。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因为有了生命的存在才显示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莫言的优秀作品举不胜举,至今,莫言出版了长篇小说11部,中篇小说20部,短篇小说集3部,散文集一部,以及影视文学剧本和话剧等。他的作品被翻译成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瑞典语、俄语、日本语、韩语等十几种语言,成为世界级的大作家。

莫言现任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上世纪80年代中崛起,其作品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莫言的小说,叙述天马行空,用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的颁奖词是: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让我们走近莫言,了解莫言,阅读莫言,在莫言的文学作品中去体会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是如何融合在一起的。

感谢大家的倾听。

升国旗及国旗下发言

(供稿:吴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