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书香校园,共享诗意人生——我校举行中学生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第4周升旗仪式
发布日期:2016-03-14 信息来源:
为了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书香校园”特色,3月14日,我校举行主题为“营造书香校园 共享诗意人生”的升旗仪式活动。本周升旗仪式还邀请了来自石家庄林卫民工作室的成员以及西班牙Cisnero中学的交换生和指导教师一行人。
仪式上,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李晖为大家作了题为《营造书香校园 共享诗意人生》的国旗下讲话。李晖给大家分享了自己去敬德书院读书体验中国文化的心得,同时也用大学时期自己读名著的经历来鼓励大家。相信有了书香的薰染,我们老师和学生的人生就充满了诗意;有了书香的飘溢,我们的学校就会美得更深刻和大气。她号召大家:让我们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享受阅读的快乐,一起营造书香的校园,拥有诗意的人生。
中学全体师生参加升旗仪式。
附:李晖老师讲稿《营造书香校园,享受美好生活》
昨天,我和学校部分教师一起赴海淀区敬德书院参加了一天的中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我们在幽静典雅、古色古香的书院建筑群内,聆听了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历史学教授任宝菊的儒学讲座,并体验了诵读《诗经》《礼记》,研习书法、赏析古琴茶艺、翻阅经典图书等活动,在书香、墨香中度过了一个充实、有收获而又美好的周末。
我说这些,是想和大家分享关于读书的第一个话题:读书的心境。敬德书院特别有读书的氛围,在古树下静静地阅读、在茶室里轻声的研讨,在讲堂里和学者对话都显得那么自然而然。我想,书院、学校、图书馆这些场所会让人的心瞬时静下来,很快进入书里的世界。但是,清、静、美这些感受源自于心灵,我们其实不必刻意去寻找读书的环境,只要是为喜爱而读书,为需要而读书,就有了读书的心境。正如林语堂在《读书的艺术》中说的: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
第二个话题是关于读书的重要性。同学们一定能脱口说出许多名言。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两句话。一句是杨绛先生说的: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我觉得杨绛先生的这句话说出了我的心声。不是吗?读书会让我们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开拓视野、纯洁心灵,从而变得更加明理,更加睿智,更加优雅,更加优秀。另一句是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周国平先生说过的:读书的目的是让自己精神上成长。通过阅读和思考,我们会了解人类发展的历史轨迹,会知道世界上存在着善恶美丑,会看到哪个国家都存在着贫富差距,会清楚为什么所有人都向往和平,这些会让我们获得至深的心灵启迪和生命滋养,得以以更宽容的心态看待你所处的社会,自觉追求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
接下来我们谈谈第三个话题,我们要读些什么样的书?林语堂、季羡林、莫言、周国平等先生都推荐年轻人要读一些经典名著。周国平说:如果你是把阅读作为精神生活的话,就应该把阅读的重点放在经典著作上,不论是哪个类别。因为那些经典著作,是被一代又一代会读书的人选出来的,含金量是最高的。曾经有学生问过我,为什么那些名著我总是读不下去?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我的故事。大一暑假时,我从学校图书馆借了一套《约翰·克里斯朵夫》,有厚厚的四本,120万字,作者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他凭借这部长篇小说获得19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我看了几页后觉得吸引不了我,就放下了。过了两周,借回家的书看完了,只好拿来重新翻阅。不想看了两章后就被深深吸引,被书中主人公的奋斗史吸引,也折服于翻译家傅雷的文笔。从那以后我了解了,看书是要有毅力和韧性的。只要是好书,就不要怕厚,怕难,需要我们耐下性子来,慢慢去读、去品味,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去年有一句流行语: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可是,再仔细想想,世界太大了,我们的时间精力财力都有限,哪能随心所欲的背起行囊就踏上旅途?那么,读书吧,因为,读书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旅行。
老师们,同学们,让书成为我们一生的朋友,让我们美丽雅致的校园飘满书香!
(校团委 刘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