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赴斯洛文尼亚游学反思(二)
发布日期:2014-12-29 信息来源:
短短的一周游学时间很快就结束了。回顾过去的一周,我不仅在知识方面收获很多,更是在礼仪、思想、言语等方面受益匪浅。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谈谈我的收获。
一、家庭
我住入的是一个平常的四口之家,有一个幽默的机械师爸爸,一个能干的教师妈妈,一个用功的不用操心的女儿和一个聪明的有音乐天赋的儿子。房子的地板是木制的,在灯光下泛着暖光。客厅与厨房在一起(也许更应该叫做餐厅)并不大却又给人一种敞亮的感觉。家居基本是木制的,摆着四支红色的蜡烛,一些孩子们的手工作品,一架子书还有一个摇椅,整个家的气氛十分温馨。这也是我在这个家短短几天中深深感受到的。没到晚餐时间,Neza摆完餐桌后开始静静地刷作业,妈妈在有条不紊地按着菜谱做菜,十分麻利。爸爸站在妈妈身边,一边打下手一边讲着一天中好玩的事情,逗得大家都面带笑容。Filip在旁边听着,收拾着碗筷,洗盘子,把不同的东西归位。他们也和我聊天,给我讲着Slovenia和他们生活的种种,还会叫我帮忙做菜端菜,感觉真的成了家庭的一员一样。他们没有把我当作一个陌生人,让我自己拿想吃的、要用的,让我熟悉这个家。这种温馨与随意让我深深感动,也与这家人建立了深深的感情。
二、环保
在扔垃圾的时候,我注意到了垃圾桶分为3个,也借此与爸爸聊起了斯洛文尼亚的环保系统。这里的垃圾分类要求明确,分为塑料、纸屑、其他。三个垃圾桶严格分类,每周收不同的垃圾。如果未按照要求分,不仅要罚款,还要让家庭将垃圾领回分好再送到专门的公司去。Neza爸爸忧伤地跟我讲:“上次没分好,害得我拿回家把所有垃圾倒在地板的塑料纸上一点点弄,一周多了家里还是那种臭味。哎,这种惩罚真是太丢面子了啊!以后我们真是格外小心了。”在学校里,在街道上,都随处可见这样的垃圾桶。因为严格分类,Slovenia的资源至少节省了50% ,并且在冬天和夏天有一个小时的时差。由于天亮的时间不同,这样能更好地节约资源。
三、环境
我们在的Maribor,是SLO的第二大城市,没有什么高楼大厦,放眼望去是尖尖的教堂以及暖色系的可爱的小房子。近处是浅绿的草甸,远处则是花青般的山脉以及彰显阿尔卑斯山特点的钛白色的积雪。山上覆盖着密密的树林,不时穿过群群飞鸟。我们站在小丘上,俯瞰着童话般的小城。晚霞带来的朱砂、紫罗兰色又为湛蓝的天空添上了绚丽的一笔。教堂的钟声传来了。“看到那里拿着树走过的行人了么?”Neza突然开口对我说,“圣诞节要到了呢,那是圣诞树哦。我们都有专门种这类树木,特地用来圣诞节时砍掉的。并且SLO的森林覆盖率十分高,我们的祖先在修路和房子的时候就考虑了对森林的保护。现在欧盟甚至付钱让我们砍掉部分森林呢!”
四、教育
学校体系:Primary School:9年;High School:4年;College:depends
学校是免费的且为学习好的同学设立奖学金。在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课堂十分活跃。老师不会特意停下来做笔记,所以学生养成边听边记的习惯。学生的活动很多,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他们的剧院,真是十分专业,完美的灯光效果,五彩的特制服装,整齐到位的动作,动人的唱腔以及演员们到位的演技,让我震撼无比。学校有60多种课外活动,并在每学年结束后会到欧洲别的国家远足。“丰富多方位的活动能帮助学生‘find who you are’”他们许多学生甚至是国家运动员并且在奥运会上得过奖牌——学校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我一直觉得国外的学生比我们轻松许多,所以当Neza拿出她厚厚的一沓数学题和笔记时,我着实吓了一跳。但她们的作业还是和我们有所不同,更多的是projects——给一个话题,写report,做presentation,她们要读许多书,查各种资料,并且做成简单易懂的ppt来演讲。也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学生的阅读量很大,Neza说她以前一天一本!并且她们从小就开始学习各国历史、地理。虽然我们也学,但总是一知半解,她们却是理解了,并且读更多资料来印证她们所学的东西。当Neza给我滔滔不绝地讲起香港的种种,我在震惊的同时更是惭愧,她知道的其实比我都多!这次Slovenia之行真的给我上了一课,让我知道了国外的孩子是多么的努力。
五、休闲娱乐
她们常常去外面的café or bar,端一杯稠稠的热巧或“Glue Wane”,然后与朋友谈天说地。她们在一起的时候鲜少碰手机,但我们却时刻在用,她们会讨论boys,讨论政治,讨论同性恋等等聊不完的话题,而且她们这个民族超爱音乐。也许是圣诞将近,大街小巷甚至教堂中都随处可见小型的音乐会,露天的基本免费!人们带着小孩聚集在表演者前,跟着唱,甚至放下包一起跳了起来。他们在任何场合都可以随着音乐舞动。
通过这次游学的经历,我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在王校长和杨老师的时刻督促下,我感觉自己也在一路不断地成长。以后的我会更多地关注他人,关心别人,为他人着想。对于我们即将出国的孩子来说,这不仅是一场文化交流的体验,更是思想的洗礼。我会继续努力,做一名走出国门的优秀北外附校毕业生。
高一年级(6)班 张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