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

·我校参加海淀区“市级高中特色发展成果推广交流研讨”活动

发布日期:2014-12-15 信息来源:

12月11日,海淀区教委中教科在北京市第十九中学举办海淀区“市级高中特色发展成果推广交流研讨”活动。我校作为国家级高中特色项目实验校应邀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研讨活动紧紧围绕“探索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展示试验学校建设成果”这一主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活动由“微电影/情景剧欣赏、幸福课程教师/学生汇报、体验活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渗透、幸福学校/幸福课程研讨、专家点评”等环节组成。

十九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孙燕主任作了题为“庄子遇上塞利格曼”的教师汇报。孙主任说,2008年在余晓灵校长的带领下,学校在八年发展规划中提出“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学校与耶鲁大学共同合作的积极心理课程建设项目随即开展,十九中教师通过视频与耶鲁大学项目合作方共同研发幸福课程,现幸福课程结构由9个单元18次课组成,每个单元包括哲学联系、科学发现、应用练习三个部分,孙主任介绍了课程中部分亮点,带领现场与会人员共同体验了幸福课中的冥想及沟通游戏部分。十九中两名同学现场分享了他们在学习幸福课中“心流”的理解体验及生活中的应用,表示幸福课让他们更加深入的认识并发掘了个人潜能的体验。活动中还播放了学生微电影及舞台剧表演视频,师生们将积极心理学的24项积极心理品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体现了幸福课跳脱传统课堂形式并与其他学科关联的相关学科促进作用。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渗透报告中,十九中生物教师何耀华老师从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两个层面,通过关注过程、让学生有选择权、学本课堂等几个角度,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其生物学科教学如何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的方法及途径,并展示了渗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后的课堂效果。

在十九中余晓灵校长的“关于幸福教育、幸福学校的思考与探索”报告中,余校长从办学理念与育人目标、践行过程、未来愿景三个方面阐述了其“为孩子幸福人生奠基”办学理念的核心内容及项目引领、逐步完善、层层落实的举措。

最后,专家在点评中强调立德树人、育人根本的教育理念,表示本次交流活动广泛深入的交流了项目代表校的特色教育理念。活动通过项目校特色建设成果的立体展现及深入交流达到了活跃思想、激励创新,深入交流推进的目的。

本次研讨会内容深入浅出,颇具前瞻性,引发了我校与会教师的广泛讨论与深入思考。会后,我们将继续认真学习兄弟项目校的特色建设成果,把交流学习到的先进教育理念及措施应用到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心理辅导室 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