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高中开展“提高学生学业成就”主题研讨活动
发布日期:2014-12-16 信息来源:
12月12日下午,我校高中全体教师在学校录课室开展了“提高学生学业成就”的主题研讨活动,活动由校长助理、教务主任王静主持。
各教研组长分别公布了“提高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其内容不仅有教研组的引领性纲领,还有组内每位教师制定的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各具特色的改进措施以及操作性强的实现目标方法。
语文组教研组长郑蔚老师展示了《高中语文组目标及措施》。基于高一年级期中考试情况,针对基础知识、语言运用、现代文阅读、写作几个板块,制定了具体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措施;针对教师和学生活动,明确了哪些是应夯实基础的内容,哪些是教师“培养、点拨”的内容,哪些是学生“自悟、训练”的内容,并分条缕析地制定了教学目标和教学措施。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参加海淀区统考,备课组把考试成绩与区里各项成绩对比后,分析了学生成绩可提升的空间,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期末教学目标和具体实施措施:在教学中将注重专题教学、重视知识梳理、重抓强化训练,并重点拓展学生综合知识运用的能力。高三年级针对高考班和国际班学业的不同要求,组织整合出了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以及全面复习的整体规划,有每一轮的复习目标,有分层辅导规划,有薄弱项目针对性辅导目标等。而对学生一对一的辅导,是老师们持之以恒的辅导方式。
数学组教研组长万紫华老师认为,高一年级“急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更重要”。经过教研组研究,备课组讨论,针对不同班型的不同特点,年级将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老师们制定的具体措施体现在鼓励表扬、面批面改、一对一辅导等诸多方面。高二年级不仅按理科班和文科班以及国际班分班型制定了总的目标和措施,每位老师还细致地制定了每个学生的个体辅导方案。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后对高考班成绩做了详细分析,细致到每个学生。老师们针对两大目标——会考和高考,依据学生的进步状况,重新整合了分层教学的方案和对象,其做法是:按照新方案进行分层辅导(培优补差),继续分层教学(文科走班制、理科课上分层),同时有计划的对优秀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英语组教研组长孙静老师解读了《下半学期英语计划目标》。高三年级按普高班和国际班的不同班型,制定了期末考试的目标、会考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老师们细致分析了每个学生海淀区期中考试的统考成绩,不仅制定了提升学生成绩的实施办法,并将一如既往地重视与学生的心灵沟通。高二年级参照期中考试成绩,老师们借鉴往届高三年级英语在“阅读理解”方面的成功教学经验,注重抓薄弱环节——阅读理解。老师们制定了具体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措施,加强了对低分学生的关注力度。高一年级针对不同班型制定了不同的目标,其基础教学目标具体到每周掌握的词汇数量、每周完成的作文数量和质量等。此外,老师们还将利用网上阅卷的分析数据,进一步提升基础,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文综教研组长王艾霞老师对文综组《期中考试后计划以及目标》进行了简要说明。高一年级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督促学生有效完成作业,及时肯定和表扬学生”。“老师展示学生的学习方法,其他学生效仿好的学习方法”的措施,已成为培养学生自觉学习习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良策。高二年级的历史、地理学科都制定了具体会考目标和实施措施,老师们针对每位学生都制定了具体辅导方案。高三年级依据期中考试成绩制定了总的目标和措施,并在培优、补差方面制定了详实而具体的数据目标。
理综教研组长李桂莲老师认为,目前工作重在高三,难在高二,习惯培养在高一。《理综教研组工作目标》明确了高三年级下一阶段的教学目标和措施,其重要的一项措施是重新设置教学分层内容,这是为更加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而进行的调整。高二年级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都是本学期会考科目,老师们不仅对优秀率、及格率制定了具体目标,还理出了会考有困难学生,利用课间时间进行开始个别辅导。高一年级一班型不同,各有差距,其目标是尽量缩小差距,注重良好习惯养成,抓落实,上好实验课,规范解题方式。
王静主任在总结中强调,要围绕教学目标的计划、执行、反思、再执行,对教学目标和预计实现的教学效果进行不断的审视、分析、修正,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业成就。王主任肯定了各教研组长在此次目标制定过程中展示的组织、协调、规划能力,提出要进一步提高教研组长的学科引领能力,提升各学科教学水平,同时也就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提出了严格要求。
德育处副主任刘长虹强调了严格管理学生,依法治班等事项,并公布了严格管理学生、依法治班的具体措施。
这次活动是从期中考试成绩分析会以后开始进行的,是继高中组织教研组、全体教师学习,教研组内讨论、制定目标,提出修改建议后,再次修订的过程。
(高中 乔颖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