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

·我校高中语文组开展“关注高考,改进教学”专题教研活动

发布日期:2014-09-11 信息来源:

9月9日,高中语文组的老师们在主教楼507教室开展了以“关注高考,改进教学”为主题的研讨活动。针对第一周开展的各种教学活动以及常务副校长王彤博士听课发现的课堂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大家一起学习了《2014-2016年高考高招框架方案》中关于语文学科的命题原则,分析了2014年语文高考的变化。基于2014年高考“切口小、形式活、多角度、宽领域”的特点分析,大家都认为今后教学工作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向宽和活的教与学的方向调整,以适应宽与活的考试方式,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今后的语文考试不仅考语言与文学知识,也考文化与社会,考思维能力,考组织能力,考鉴别能力等等,那么今后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有人性光亮的“高情商者”,而不是冷漠无情的“智商超群者”。

教研组长郑蔚老师向大家反馈了王校长听课发现的一些课堂问题,表现在调动学生的意识不足,灌输的太多,课堂死板,没有活力,有些老师的课堂管理不够严格,不到位,淡化学生的错误。郑老师还传达了王校长给教师提出的改进措施,即多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精心设计教学。

面对高考变化以及我们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语文各年级备课组分别探讨出了改进教学的措施的具体措施:

高一年级老师们认为要建立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师们要首先完成角色的转变,教师要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指导者、促进者和研究者。其次,高一是高中的起始年级,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寻找适合自己的科学的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因为“主动”学习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前提,而有一定学习能力才可能做到主动学习。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教师要调动并促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愿学、乐学;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促使学生掌握多样化的学习技能,让学生会学、善学。为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老师热烈探讨了课堂管理的方法,大家认为除了严格课堂管理外,还要注意讲究方式方法。比如,在第一节就要提出本学科本学期的学习要求,并定期检查落实完成情况。

高二年级提出了宏观、中观、微观的“三观”思想关注高考。宏观上就是继续学习《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和《2014-2016年中考中招、高考高招框架方案解读及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建议》;中观上就是认真领会课程标准对必修课程的要求以及认真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高考语文学科的变化方向;微观上就是根据高考改革方法,及时调整课堂教学与考试评价。在教学上,为了减少课堂教学低效环节,避免无效的课堂教学,高二年级提出了“三个转变”,由以研究“教”为中心向以研究“学”为中心转变,由注重统一性教学要求向注重个性化服务的转变,由关注知识传授的研究向关注全程育人、综合育人、全面育人研究的转变。

高三年级作为毕业年级,提出的措施更为具体可行。比如,运用课堂学习活动来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前精心设计出既能引发学生兴趣又能发挥课堂教学作用的活动,课堂学习活动重视师生双向的互动,避免死板的单向课堂教学,课后坚持写教学反思,对那些没有达到预设效果的学习活动进行改进,以利于下次教学。再如,培养学生边学边质疑的习惯。课前预习时,让学生提出疑惑,课堂上,多给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课堂提问注意覆盖度、参与度,争取三、四次课下来,每个同学都有表达机会。各种措施,不一而足。

关注高考改革,语文学科作为母语学科的基础性与重要地位将越来越突显,语文老师任重而道不远;改进课堂教学,创建高效课堂,还原真语文的人文性,语文老师责无旁贷。

(高中语文组 朱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