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召开期中质量分析会
发布日期:2013-11-18 信息来源:
德育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教育教学是学校发展的永恒生命线。11月15日下午,高一年级召开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会议由年级组长张老师主持,德育处副主任刘长虹参加了会议并提出新的要求。
“问题暂露头脚,分析有助进步”,张老师的开场白直入主题。她要求以班为单位,以各班班主任为中心,各任课教师侧重自己的学科,全面分析每个班期中考试的整体情况,与月考相比的进步状况,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从一班到七班,各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分别把本班学生分类,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成绩取得的原因和成绩背后的问题。质量分析涉及到每个学生。
对于学习成绩进步特别迅速的和退步幅度大的学生,进行了重点的、细致的分析。教师们分析,这两类学生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从初中到高中转型是否把握的好。
转型好的学生,在老师们的引导下,短期内掌握了高中的听课方法,调整了自己的学习步伐,不断改进自己的的学习态度,内心有目标,前进有动力,期中考试成绩进步明显。他们的学习成绩,有与前一名相差50多分猛追到与前一名只差3分的,有从班级倒数到班级正数的,有在某一学科拿满分的……对这类学生,教师们都有重点关注目标,各科老师将更好地协调学科间平衡关系,尽力促使他们各学科全面发展。
而转型不好的学生,有“知难而退”的苗头,有“不学习”“不念书”的态势。这类学生,入学成绩不错,但有中考前突击复习取得了较好中考成绩,而知识基础不扎实的;有参加学校其他活动多而“顾不上”学习的;有因为学习某科目有难度而失去信心的……更重要的是他们心中无目标,学习欠方法,于是听课几乎失去了耐心,甚至某一学科干脆昏昏欲睡。这类学生,是老师们重中之重的关注对象,大家决定采取个别谈心个别辅导的形式,让他们赶快“归队”,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重拾信心,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找回自己最佳的学习状态,尽力取得最佳的学习成绩。
对于学习成绩进退幅度不明显的学生,老师们分析了他们的共性原因和个体原因,也提出了对这些学生的关注方法。这类学生属于稳定发展的学生,他们在自己原来的学习起点上没有大起大落的态势,甚至有的学生学习起点并不是很高,但他们有比较端正的学习态度,能很快跟上老师们引导的步伐,使自己的努力与取得的成绩基本保持正比。教师们一致认为 ,将继续引导他们稳步发展,在原有成绩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对于少数在学习上有困难或在心理上需要关注的学生,更是重中之重。老师们提出,对他们的特别关照,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每堂课每一个老师都要关注他们。要从根本上帮助他们改善学习状况,其关键是改善他们的心理状况,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他们最缺乏的就是自信心,他们从心理上很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小小的表扬可能只让他们内心有微动的波澜,可一句不经意的批评就可能会导致他们“破罐子破摔”而使老师的许多心血“付诸东流”,而他们的背后可能还有一个“问题家庭”。老师们必须付出极大的耐心,付出比家长更多的努力,他们的状况可能才会稍有好转,但不久就会“反复”回到“低迷”状态。他们听不懂课,听不进课,听课不进脑子,但老师们也怀着极大的信心争取三年后让他们成才。
对学习某学科有难度、有障碍的学生,致使学科发展不平衡,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共同协商,达成一致,决定及时关注他们的思想状况,找他们个别谈话,并在某一学科由任课教师重点辅导他们的学习,改善他们的偏科、弱科状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次分析会,教师们主要在针对不同类学生教育教学方法上动了一番脑筋,“方法正确,事半功倍”。
除以上共同分析的内容,有的班主任还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采取了平时表现计入学期分数制度;任课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考卷,每个题得失分情况仔细分析并开始找学生谈话;有的任课教师还采取了作业加减分计入学期考试分数制度等。在共性管理中体现个性管理,真可谓“各有各的高招”啊!
教师分析后,张老师的简短的总结,让老师们今后工作的方向更加明确了。她提出,要加强管理,要正确引导,要保持一致,要注意协调作业量。各科均衡使用力量,学生平衡发展,才能在更大的竞争环境中取胜。
最后,德育处副主任刘长虹说,高一期中考试收获了成绩,也收获了诚信。班风班貌不断进步,高一已经形成一个良好的集体。老师们在研究中管理,研究中教学,高一是一个年轻的,务实的,有研究精神的团体。
教育教学是学校发展的永恒生命线,德育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和灵魂。
(高一年级组 乔颖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