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

走进百年首钢,感受活力冬奥——我校高中开展首钢园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0-11-30 信息来源:

11月27日,我校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在高中执行校长王静和老师们的带领下开展了以“ 走进百年首钢,感受活力冬奥”为主题的首钢园社会实践活动。本次首钢园之旅包括参观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展示中心、三高炉、三高炉水下展厅、体验首钢高空步道、参加首钢大课堂等。

为了让同学们开开心心出行,平平安安归来,学校在策划社会实践活动时,制定了详细的安全预案,高中德育副主任闫盼盼召开了首钢园社会实践活动行前培训,强调外出安全注意事项,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精心组织和周密安排,确保了出行安全。

首钢始建于1919年,是我国钢铁工业的缩影、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参与和见证了中国钢铁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历史跨越,参与和见证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十多年前,在筹办北京2008年奥运会时,为了还首都一片蓝天,首钢熄灭炉火,率先实施钢铁业整体搬迁。首钢园区在首钢石景山厂区原址上开发、建立,是我国第一家以工业文化遗存为特色的主题文化园区。同学通过参观三高炉及水下展厅,了解了首钢的建厂北京及从历经磨难建厂、快速发展、改革腾飞到搬迁调整再到转型发展的历史发展过程,感受到了我们国家逐渐发展与壮大。 

 

 

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后,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国家队冰上项目训练基地、北京冬奥会单板大跳台项目竞赛场地等相继落户首钢园区。三号高炉旁的秀池,始建于1940年,曾用来为老厂存放炼铁循环用水。如今不仅成为园区一处宜人之景,还在水下建设了能放855辆车的地下车库。秀池里的水很清澈,可以看到水草浮游、群鱼戏水,诠释了绿色办奥理念。园区内,随处可见与奥运有关的元素,滑雪大跳台、与奥运有关的特色雕塑、张贴着与奥运有关的标语,同学们置身其中,已能体会到浓浓的奥运氛围。参加首钢大课堂,听老师讲有关冬奥的知识再次让同们感受到了冰雪的魅力。 

 

 

 

从火热钢城到冰雪冬奥, 一路走来,发展与变革,机遇与挑战并存,如同我们每一天的成长,学习新知识,更迭旧疑惑,重新整合,重新出发,一路向前。

一天的游览学习,同学们收获颇多,纷纷写下活动感受:

@ 冯浩洋:

过去的首钢,我在影集、录像里时间看过的——那是一尊钢铁的巨兽,张口闭口喷吐着工业的浓雾,并着一声声机械的咆哮。而这些如今却是全然不再了,只剩下晴明湖边的香花鸟语、碧树清水,博物馆里的文物件件、游客的感叹声声。

首钢在新中国初创之际挺身而出,扛起钢铁制造的重担,而在辛勤劳作将自己青壮时的年华奉献给祖国大业,而如今,他的存在已经不适于新的北京、新的时代,他便顺应着这份时代的水流,获得重生,成为造福人们的礼物。它顺时代而生,顺时代而昌。着眼当下,奋斗未来。或许这才是我该当做的,也大概是我此行最大的收获。 

@ 何小小:

漫步首钢工业文化园区,同学们仿佛是在不同的时空、不同的文化之间进行着穿越。透过那斑驳的厂房、锈迹的设施、沧桑的厂路,我们依稀看到了祖辈、父辈刚毅的身影,看到了他们用顽强的意志、艰辛的奋斗,托起了共和国从蹒跚学步的婴儿一步一步成长为顶天立地的壮汉之路。

与那些沉重沧桑的历史印记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里还有令人流连忘返的湖光山色相伴。在这里,同学们深深地感受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力的增强,北京作为祖国的首都,越来越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化大都市,同时她也越来越回归历史名城、文化名城的特有属性。

俗话说安家宅置须“前有照,后有靠”。登上园区山巅,远眺京城瑞霭;徜徉群明湖畔,观映厂天同框。大家蓦然彻悟,前辈们奋斗、刚毅的身影,北京及中华不朽的历史文化传承,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安宅靠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则是祖国发展的理想前照。 

@ 段泽辰:

寒冷的冬日总是会吞噬人火热的内心,蚀骨的冷风直直吹进人的心窝里,恍惚间我好像突然明白了冬奥精神,冰天雪地的赛场上永远驰骋着火热的运动员,他们肆意挥洒汗水,用内心的火热温暖这片土地。想到这里,心中的颓丧减少了不少,好像又活力四射的开始期待接下来的精彩。

站在参观的桥道上一眼望去尽是铜墙铁壁,仿佛一眼就可以穿透历史的光辉,重现百年之前的冶炼时代。首钢似乎已经退出了钢铁的炼造市场,但是它带来的无穷无尽的碧海蓝天,只留下百年历史的痕迹给人们回味。恢宏的风景背后是湛蓝的天空,像是肆意的向我们展示他的贡献。只不过他从来没有落后,也从来没有被时代所落下,它已经随着新时代的创新走向了新的征程,他即将举办冬奥会,用科技向全世界展示他的新风貌。那如同高跟鞋一般巨大的滑雪道优美的伸展向无尽的蓝天和碧水,仿佛伸手一勾,便能抓到星辰云海。群明湖倒映着他的影子,逐渐在寒冷中冻成冰定格每一刻。

我想这就是它独有的姿态。

这场在冬日里的旅途终是在讲解中落下帷幕,冬奥会的精神和属于奥运健儿的热血依旧在心中流淌,夹杂着逐步蓬勃的首钢园区,冰火交融着劈开寒冷的冬季。

@刘祎涵:

行走在首钢园区里,可以感觉到这里的一草一木,甚至每一块渗水砖、每一块利用废弃炉料设计的背景板,都倾注着首钢人的心血,展示着工业遗存与现代工业技术的创新融合。园区里的旧建筑经过改造之后,赋予了现代的意义,这里所有新旧建设和景观的完美融合特别漂亮,相比于在工业园区中新建一个建筑,这样利旧改造的做法更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历史,更是现代进程当中非常重要的遗产。

这次参观让我们看到,一代代的首钢人对国家建设做出的无私奉献。而现在大家正在紧张有序地准备着2022年冬奥运的开办,这一举动无疑续写着首钢百年传奇,首钢正以传承工业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奥运文化相结合的形式,呼唤着冬奥会的到来。

@孙冉: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除了更深入地解了首钢,欣赏了美景以外,还了解到了与冬奥会、残奥会相关的知识。讲解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奥运会标志的含义和来源,如果参与设计我们应避免违背那些原则,奥运精神和残奥精神是什么。这里面于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师在阐释奥运精神时向我们分享的一则感人的事迹。

在1968年的墨西哥奥运会上,坦桑尼亚运动员约翰·斯蒂芬·阿赫瓦里,在比赛中拉伤右腿。当他缠着绷带、拖着流血的伤腿一瘸一拐地跑跑停停,用了将近4个小时最后一个到达终点线时,数万人的体育场全体起立,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阿赫瓦里说:“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里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要我完成比赛。”——我想这就是一种奥运精神,一种不放弃的精神,一种爱国情怀体现,一种个人尊严的捍卫,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总之,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收获颇多,是这个初冬值得回味的愉悦旅程,值得收藏的珍贵经历。 

@左益宁:

早上6点50,大家集合完毕,一起乘车前往首钢集团。在车上同学们都展示出了极高的素质,全都遵守纪律,在时光飞逝中,不经意间我们已到达了目的地。一开始,我们先参观了“群明生辉”,看着这里的景象,真的让人忘记了寒冷,全身投入景色中,看到大跳台,也让人感受到什么是中国力量,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工业园区内,看到园区内废弃的一座座工厂,让人回忆历史,这一切都是历史的印证,见证了一代又一代首钢人的奋斗历程,后面我们进入到了冬奥的展馆,看着充满科技感的展馆,和讲解员的详细介绍,真是期待冬奥会的到来,然后我们来到了作为原炼铁炉的冷却水源,现在已经成为了水平如镜的秀池,湖面周围的花花草草冷风后显得格外坚韧。远远望去曾经是首钢正式嘉奖的“功勋高炉”的炼铁三号高炉雄姿依然尚存。行走在首钢园区,一草一木,甚至每一块渗水砖、每一个回收利用的灯罩、每一块利用废弃炉料设计的背景板,都倾注着首钢人的心血,展示着工业遗存与现代工业的创新融合。

游览结束了,但在首钢所见到的壮丽景象将被我们铭记,游览中所见证的首钢精神,也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慢慢荡开…… 

@印家珩:

曾经的首钢,曾经的共和国治金战线的娇子,曾经的共和国钢铁生产基地,曾经的改革开放典型,曾经的北京骄傲,曾经的石景山经济支柱,都已成为历史长河的回忆。走在转型发展路上的首钢,涌动着的不再是钢铁洪流,而是绿色奥运精神,这深入贯彻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如今的首钢,正以2022北京冬奥会组委会所在地的新的身份向世人开放。本次活动让我深刻了解了新中国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体会到了我国工业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深刻认识了首钢等工业基地在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的大时代背景下做出的变化,收获颇丰。 

@王睿禹

走入首钢园,老工业气息铺面而来,高耸的烟囱伫立在旧工业区,而里面却早已不再冒烟。早已听说,首钢实施了史无前例的钢厂大搬迁,成为我国第一个由中心城市搬迁调整向沿海发展的钢铁工业。在进入新的时代后,老工业区便进行了跨领域肘转变,以探究建设文化复兴为出发点,建造符合首钢旧工业气息,加入新时代发展园区风貌,贯彻国家奥运战略。沉睡的老首钢,要再一次一展风容了。站上玻璃栈道,望向处沉睡着的老首钢,心中感概万分,飞速发展的中国,高兴新产业不断兴起,进入新时代,奋进正当时。

举起相机,让正在成长的老首钢停留在相片中,留在脑海里。下一次抬头,又是一副繁荣多昌盛。

(供稿:高中 编辑: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