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考试焦虑背后,是什么样观念?
发布日期:2015-01-11 信息来源:
改变心态就可以改变高考的结果。学生对于考试的心态主要集中表现自信和考试焦虑两个侧面。关于如何增强自信这个话题另文讨论,这里仅讨论如何消除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的核心是对考试结果的担忧。有考试焦虑的学生常常担心考得不好会觉得对不起老师和家长,在同学面前没有面子,前途暗淡…… 造成你的考试焦虑是不合理的思维方式,这些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可以归纳为“五化”,即过分理想化、过分灾难化、过度概括化、过于简单化和过于消极化。 一、过分理想化 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而不是实际情况来提出高考目标,并以此来评价自己的考试情况和结果。这种观念往往以“应该”、“必须”或“不能”等词语表现出来。如,“我应该考试成功”,“我必须考第一名”,“我考试不能失败”等。 要纠正这种不合理信念,首先,我们要知道事情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你的主观愿望,而且看能力、运气和客观条件等其他方面的因素。其次,建议你仔细分析可能影响成功考试的因素,在这些因素中自己能够控制多少,不能控制又有哪些。第三,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尽到自己的努力,至于结果无须太过在意。 二、过分灾难化 认为高考失败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是一个最悲惨的事情自己将难以承受。比如,“要是我不能考上北大的话,我就完了!”“如果高考失败,我将无法活下去”,“考试失败将使我无法面对江东父老”等。 要纠正这种不合理信念,首先,需要将灾难具体化,即高考失败的后果到底糟糕成什么样子,越详细越好。第二,想一想有没有比你列出的糟糕的事情更糟糕的事情?当你这样比较的时候,你会发现所谓的灾难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第三,想一想如果担心的事情如果真的发生,有哪些补救措施和办法。 三、过度概括化 从少数或者偶尔的考试失利中得出自己即将考试失败结论,从而引发担忧和焦虑。比如“我中考失败,高考肯定会出问题”。要纠正这种不合理信念,首先回顾全部考试情况,特别是要重点回顾考试成功的情况。其次,在全面回顾的基础上,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第三,认真分析考试失败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过于简单化 用以简单化的、非黑即白的方式来判断和思考问题,用完全肯定或者完全否定的方式下结论。如“我肯定会失败”,“我肯定能成功”,“我考不上理想大学了”等。要纠正这样的简单化的不合理信念,首先,列出各种可能的中间状态,比如失败和成功之间的过渡状态,其次,判断自己目前处于那种状态之下。第三,采取措施努力学习,使得自己向理想状态前进。 五、过于消极化 在没有充分思考和分析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情况下,就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悲观。比如,“我不会通过那场考试”,“我的运气总是不好”等。要纠正这种不合理信念,首先,需要全面回顾各种事例,特别成功的事例。第二,经常回忆成功的事例,从成功中吸取力量。第三,经常想象取得成功的情景。 (赢考心理专家 郭召良)
上一条:无
下一条:好心态是高考成功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