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

首页 > 备份栏目 > 德育工作 > 正文

·教育心得:教育到底要教给孩子什么

发布日期:2012-01-23 信息来源:

——读《爱的教育》有感

亚米契斯这本书并不是写给老师的,而是写给青少年的,目的是把他们培养成为未来的公民。初读这本书时即被作者平凡细腻的笔触所吸引,继而又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那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无一不冲击着我对教育的认识、感悟,还有我从教以来的种种“教育”行为。以致不断敦促自己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教育到底要教给孩子什么?

作为老师

作为老师,首先要教给孩子的绝不仅仅是知识,而是传递一份爱,对学生的爱。第一,生活无小事。《我们的老师》在念听写的时候,看到一个孩子满脸长着红水泡,便停下听写,把那孩子的脸捧在他的双手里查看,并把一只手放在他的额头上,感觉一下是否发热。第二,不随便发脾气,理性面对孩子的错误。“正在那时,老师身后的一个学生突然站到课桌上,开始扮在木偶。老师猛地转过身去,那孩子赶紧重新坐下,低下脑袋,呆在那里等候老师的处罚。老师把一只手放在他的头上,对他说:‘以后别再这样做了!’再没说别的什么话”。第三,勇敢表达对学生的爱。“我没有家庭。我的家人就是你们。去年我还有母亲,但她去世了。我只剩下孤身一人。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有你们,我再没有别的感情,再没有思念,除了你们。你们应该成为我的孩子。我爱你们,希望你们也爱我”。第四,没有差别的爱。“许多孩子的事情,我都记得,像最好的和最坏的,记得格外明白,使我快乐的孩子,使我伤心的孩子,尤其不会忘记。许多孩子之中,很有坏的哩!但是,无论坏的好的,我都同样地爱他们”。

国人是不太善于表达“爱”的,不止亲人之间如此,师生之间在很多时候更是以对立的姿态呈现的。“爱”确实是一种理想,但是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迈向理想的脚步,只要你的心中充满爱,就请将之勇敢地表达出来吧。

作为父母

都说“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这话不假,但他们可能是最好的老师,也有可能是最差劲的老师。作为父母,要教给孩子的到底是什么呢?生存的技能,为人处事的方法,做事能不吃亏,要想着自己?我想大多数父母可能都停留在了这个层面上。《爱的教育》所倡导的可不仅仅是亲子之爱,而是更为广博的爱,对弱者的爱,对劳动者的爱。《穷人》和《小泥瓦匠》这两篇文章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那就是懂得尊重他人,不论他是穷人还是弱者。安利柯的父母能够从生活的细节入手正确引导孩子如何为人、如何对人,他们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试想:一个内心充满爱的孩子,他的生活绝不会是冷漠、自私和狭隘的,那里一定满是幸福与美好。

父母教育孩子要尊师重道,他们也是这样做的吗?在《父亲的先生》一文中,安利柯的父亲带着儿子去拜访四十四年前教过自己的老师。他是多么尊重和喜爱自己的老师啊,在和儿子的对话中不断地表达着对老师的爱意,“他虽严格,却是很好的先生,爱我们如子弟,常宽恕我们的过失”。“除了我父亲以外,先生是最初爱我和为我操心的人了。先生对于我的种种教训,我现在还记着。”如此深厚的师生情谊不仅打动了餐馆的主人和侍者,更是对孩子心灵的良好熏陶。在他小小的心里从此埋下了一颗美好的种子:老师是多么值得尊敬的人儿啊!不只父亲,在《病中的老师》一文中母亲也说“你们的老师是因为过于操心而累病的。”“先生太高声讲话了,为了小孩们太劳累自己的身体了”。以此触动那幼小的心灵:老师太关心我们了,为我们累病了,我们真对不起他。啊!亲爱的先生!我怎能忘记你呢?我成了大人,一定还记得先生,会到校里来拜望你的。

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广博的爱和深厚的师生情谊必将荡漾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小学部 刘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