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研讨促提升,学习借鉴共成长——初中文综组课例研讨活动
发布日期:2022-09-23 信息来源:
9月22日初中文综组老师齐聚图书馆,开展课例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就课题研究下的示范课进行剖析,积极思考,为之后的教育教学积累经验。
活动涉及的课例属于政治组课题《初中道法课堂活动设计、实施、评价研究》的实践研究。示范课是由我组两位海淀区骨干教师讲授的。两节课的授课教师、主题及时间分别是:杨晓琴老师于9月15号讲授《建设创新型强国》,伊广花老师于9月19日讲授《合理利用网络》。
杨晓琴老师在课上围绕“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列举了大量的数据,让学生们了解我国科技的现状。接着,杨老师就“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在课前进行了分组活动,给学生们一些案例,让学生们根据本组的任务找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做法。本节课逻辑清晰,资料丰富,内容充实。在听课之后,我组教师就该课的设计与做法进行分析,建议杨老师可以在学生活动时给予一定指导,让学生学会分析材料,从材料中得出结论。
伊广花老师围绕社会热点新闻“糖水爷爷”的案例,运用“一例到底“的教学方式,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串。教学中,学生通过思考回答或者分组讨论得出合理利用网络的方法和学科素养。课前伊老师经过问卷调查,充分了解学情,围绕学情设计问题,并搭建思维台阶,把学生代入课堂,学生课堂参与度高。我组教师在听课时讨论积极,评课时大家就教学素材的选用进行讨论,建议伊老师可以就教学目标对课堂问题及活动进行一定的删改,进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深化认识。
通过对示范课例的深入剖析,全面研究,我组教师对教学设计和课堂活动安排有了新的认识。现就认识总结如下:1.教学设计要依据课标或教材梳理本节课的知识逻辑结构和重难点,在重难点上设计学生活动。2.教师需要了解学情,知道学生的痛点和困惑点,围绕学生的痛点和困惑点找材料,设计活动。3.学生活动的内容可以来自热点新闻、学生生活和经典案例等,取材要贴近学生生活。4.教学活动要精、细、深入。如果活动多,学生就难以深入思考,教学将达不到深度学习的效果。教师需要努力做到精心选材和设计活动,将问题设计层层深入,这样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才能深入,深度学习才能真正发生。
“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通过本次教学观摩、研讨活动,通过本阶段的课例研究,我组对课堂教学的思考越来越深入,见解越来越丰富,为本学期文综组的教研起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杨晓琴老师在上公开课
伊广花老师在上公开课
教研组在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