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

·厉害啦!word哥!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养成记

发布日期:2017-05-18 信息来源:

成长因科技而精彩

·海淀区少年科学院首届“小院士”—北外附校初二(3)班林楷钧

时常倚在墙边,举头望着浩瀚无垠的长空,闪烁着无数灿烂耀眼的星星。踮起脚尖仰望那颗最明亮的星星,欣赏它的光芒万丈,钦羡它的炫彩夺目,叹服它的五彩缤纷,殷美它的神奇魔力,它的无与伦比······

【个人简历】

我叫林楷钧,大家都叫我开心,来自北外附校初二(3)班,是数百万中国中学生平凡却又不愿平庸的一位,然而胸膛中跳动的那颗执着追求科技的心带我进入了一个非同一般的世界,是科技造就了我不一样的境遇和梦想。我自幼喜欢科技创新,新的点子、新的创意、新的作品总会让我欣然自得。曾获全国OM(头脑奥林匹克)二等奖,北方赛区第一名;第三届海淀区中小学生单片机大赛“一等奖”;海淀区DI比赛“二等奖”;海淀区科技叶画比赛“二等奖”被评为2017年海淀区少年科学院首届“小院士”荣誉称号。

【成长之路】

小学阶段的科技启蒙

在我的成长路上,科技伴随着我走过坚实的每一步。

孩提时代,我便接触到了许许多多与科技有关的趣闻。身为小宝宝的我好奇心很强,一直在问诸如“为什么苹果掉到了牛顿的头上呢?”“为什么白白的气从壶嘴冒了出来呢?”这一类总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总之,我的成长的第一阶段就是被科学故事启蒙的。

在北外附校度过的小学时光则是我的科技启蒙的第二阶段。在小学三年级时,学校开设了单片机课程,我便在那时对编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块小小的DP801单片机怎能通过我一个个的代码与指令做出那样丰富多彩美轮美奂的事件?出于我的努力,我加入了单片机校队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已经渐渐感受到了科技带给我的自信和快乐,一种发自心底的热爱与痴迷。

中学阶段的科技进阶

或许是上天的安排,在一次DI、OM报名会中我顺利加入了2016年10月的海淀区DI万人挑战赛的校队。不过由于各种各样的经验缺乏,我们最终没能取得理想的名次。但是,那一次的比赛却给我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收获:我意识到了自己在科学思维上面还需要训练和提高。接着,由于我们的勇气和初次实战为带队老师带来的惊喜,我们便有资格参加北京市OM头脑奥林匹克比赛。这是我们DI校队转向OM校队的转折点,也是我攀登“科技之峰”的转折点。

016年12月,我作为OM校队队长带领队员们参加了北京市OM比赛。我们选择的题目是非电动能小车,本题中我们需要在表演当中穿插令三辆小车到达指定区域且不能人为干预的片段。在初赛中由于准备时间不充足,我们在比赛时表演没能完成,小车更是花费了仅有8分钟中的5分钟,但是我们没有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我鼓励我的队员一定要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勇往直前,克服困难战胜自我。还记得那时我们通宵了2个夜晚,想办法、想比赛策略,想应急情景,总之我们要在比赛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于是,通过我们在即兴题(语言类创新题)中的精彩表现成功入围全国OM总决赛。

2017年2月,我带领队员们参加全国OM总决赛。队员们一天天的付出,一天天的辛勤与汗水无一映在我的眼中。虽然我们在长期题(小车题)中前期解题不细导致我们直接丢失1/3的宝贵分数,我们仍然通过我们的多彩的创意、生动表演以及即兴题的高分取得了全国OM二等奖,北方赛区第一名的佳绩。我和我的队员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全球OM总决赛入场券。

于是,我们比以前更加的忙碌,十分十分辛苦。在5月23日,我们就要出发前往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站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示我们北外学子的风采,我们代表的是北京,代表的是我们的祖国—中国。为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竞争力,我们把长期题由小车转为套材结构。令我们惊讶的是,套材结构组比小车组在感觉上更轻松一些,但是其工程量以及要求的精细程度是一般人根本无法想象的。我们以最高的效率、最高的质量以及最高的标准要求这自己,因为我们知道,这是我们的目标,这是我们的荣誉,这是我们努力的成果,这是我们付之无悔的青春!

科技为我的成长之路筑上美丽的阶梯,让我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绚烂夺目。我相信,无论我终究选择什么职业,科技就是我的青春,我的梦想,我的成长因科技而精彩。

我在“小院士”受聘仪式现场

We are the champion!全国OM比赛获北方赛区“第一名”

欧洲宇航中心认证并颁发的“优秀国际学员”

全国“未来精英”比赛—“银奖”

我爱English!更爱主持!

其实~我还是一枚温柔的“小暖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