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

·初中综合一组圆满完成四校同课异构交流活动

发布日期:2016-05-27 信息来源:

5月24日早上,综合一组的政治、历史两个学科的老师分别参加了由北外附校、清河中学、北部新区实验学校、矿大附中四个学校参与的四校同课异构活动。此次交流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同一课题,不同的教学模式,相互借鉴和交流,共同提高教学效果。我校初中综合一组何宇、周琴两位老师分别代表我校历史、政治学科的老师参加了此次交流活动。两位备课组都非常重视此项活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在各备课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两位老师的精心准备下,最后两位老师都各自呈现了一节精彩的课,受到了各自专家的好评,为我校赢得了赞赏。

政治备课组接到任务以后,初中政治备课组老师首先共同备课,然后请邀请初中高中相关学科老师共同参与我们的教研活动,参与了磨课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初中校区张继军校长和高中校区王静副校长于百忙之中参与听课,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对教学思路的调整和教学框架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先后经过五次试讲、修改、和完善,伊广花老师全程参与,不断地提出修感意见,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有了最后精彩教学内容的呈现。

正如樊琦老师所说:“周老师这节课是一节典型的案例教学课,有宽度又有深度,通过这节课给学生留下了具体有用的消费知识和侵权以后如何去维护自己的权利。她以去年10月发生在青岛的“大虾宰客事件”为教学案例,把整个教学案例贯穿在一节课中,运用具体的问题为桥梁把本节课的知识和案例结合在一起。”在第一环节,通过让学生“找消费陷阱”和讨论“如何识破消费陷阱”活动,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即“消费前,应如何识破消费陷阱?”其中,消费知识竞赛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也真正的体现了思品课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特点;在第二环节,通过让学生结合视频讨论“权利受侵犯后,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进行维权”落实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对维权途径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在情感升华环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系,注重对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整节课,问题的设置和教学重难点紧密联系,使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能够自然地生成需要掌握的知识,从而达到了较好地教学效果。

通过这次活动,周老师表示非常感谢这次机会让自己有了新的成长,当然,更应该感谢在这一过程中,为这一节课积极献计献策的各位领导和同仁,“一个篱笆三个桩”,一节好课,更多的是源于团队的力量。我们也很高兴这次活动让青年教师有了新的成长,相信通过不断地磨砺、锻炼,“青年”教师很快就能成长为“年轻有为”的教师!

历史备课组接到任务以后,为更好的展现附校初中历史老师的水平,备课组长刘拥军老师召集历史组老师全程参与磨课。首先,共同备课,然后试讲,提建议,找资料,修改,完善,前后共四次这样的研讨活动。最后在教研组里又试讲,评课修改。经过多次磨课,最后何宇老师在北部新区呈现了一节精彩的历史课,

5月24日上午,初中副校长杨磊、历史备课组长刘拥军与何宇老师一同参与了历史学科的同课异构活动。我校何宇老师同清河中学王玉梅老师,以《蓝色的地中海文明》为题,分别展现了两节风格各异的历史课。让听课的老师们看到了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方法,两节课各有精彩。何宇老师在导入新课上,创设别致的情境自然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在展示探究环节中,通过运用历史地图、材料分析、制作大事年表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方法和思维能力。

在之后的专家评课过程中,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张威老师和赵文龙老师对授课进行整体的评价,肯定了老师授课符合当前新课标下的要求,充分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在分析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历史学习方法和思辨的能力,在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海淀区教研员 张威老师和赵文龙点评授课

全体评课

本次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为教师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执教者和听课者都受益匪浅,助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了学校教研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