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

孩子成长,父亲怎样才能做到不缺位——海教思维公众号发表我校初一学生家长教育心得

发布日期:2020-09-21 信息来源:

孩子成长,父亲怎样才能做到不缺位

齐德利(我校初一学生家长)

家庭生活教育中,父亲的角色很多、影响很大、伴随孩子童年成长的全过程。我有一个12岁大的女儿牙牙,今天就分享我们父女之间的一些成长小故事,和大家一起探讨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一些理念和方法。

孩子成长不同阶段父亲需要扮演不同角色

“出必告、返必面”,这是《弟子规》里告诫孩子要做到,其实作为父亲,也应该做到。在女儿牙牙两岁之前,我们一起带孩子在室外玩耍,有时候,我因为有急事没打招呼就直接离开了,心想反正有妈妈陪同。其实错了,父亲不是可有可无的,应该给孩子比较明确的信息指示,不能来无踪去无影,要当好家庭教育的安全员角色。安全感是家庭教育最基础的相互要求。而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亲的安全教育要不断增加各种新内容,涉及衣食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高质量的陪伴才是真正的陪伴。父亲往往事务繁多,能真正陪伴在孩子身边的时间相对少。因此要珍惜相处的时光,像运动员一样和孩子共同参与一些活动,让孩子真切感受到父亲的真实存在和全心投入,如一起比赛跑步、一起完成一件手工、一起参加一个协作完成的游戏等。陪伴的过程千万不能出小差或者偷懒,否则后果严重!记得牙牙上幼儿园了,每天晚上都要妈妈讲睡前故事。有一天,我主动请缨来讲,然而讲着讲着我睡着了。事后即使我再次厚着脸皮央求主动给她讲故事,她都要用“爸爸讲故事会睡觉”的理由来谢绝。因此,要讲诚信、规则,教育孩子长大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章法和原则。父亲以裁判员的角色参与到孩子价值观建立的过程中非常必要。

在所有的角色中,父亲作为孩子教练员的意义更大,这需要考验一个父亲的耐心、毅力和智慧。需要提醒的是,父亲给予孩子大胆、勇敢、创造的动力是提倡的,但首先要具备教练员的素养,教练员不能只专注在技能培训本身,而要全面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骨骼肌肉身体发育阶段特征、捕捉孩子心理发展和情绪变化的内外表象、发现孩子兴趣志向和闪光灵感的自然流露。

尊重孩子的提问和孩子一起成长

和孩子一起成长,要特别在意和重视孩子提出的问题。这不仅能改善亲子关系、丰富家庭教育的内容,还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牙牙五岁时有一天在关注我考察地天气预报的时候,冷不丁就问妈妈一个问题——“什么是惊蛰?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为了能给孩子回答清楚这个古老话题,我和牙牙妈妈一起策划创作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套给孩子们的《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科学绘本,没想到牙牙一个人的提问,引发了全国好多儿童对节气博物科学的热衷学习,节气科普唤醒了全民地理热。随着我们一系列二十四节气和可爱中国科普作品的出版,受益人群越来越多。仅就这一点而言,我这个当父亲的首先要感谢的就是女儿牙牙。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父母和孩子有了长时间相处的机会。在天天关注国内外疫情数据的同时,我们索性把上学时的知识储备和牙牙一起集中梳理:130亿年宇宙演化、46亿年地球故事、300万年人类进化、5000年中华文明;重读中外科学家的故事,如《巴斯德》、《葛洪》、《李时珍》以及高士其爷爷的《细菌世界历险记》。这期间牙牙自己写了《被病毒抓走的人》、《新冠肺炎病毒投降书》等多篇作文;完成了《病毒投降书》、《不速之客》等多幅画作,还被学校评为“抗疫小蝌蚪”,在电台分享了抗疫故事。我想这些共同经历,一定成为了她成长过程中非常宝贵的财富。

良好的家风家训让父爱无处不在

没有一门课程是教会我们怎样当父亲的,但是每个人都会从自己父亲那里得到很多帮助和启迪,我的父亲是一位只念了小学一年级的庄稼人,诚实、吃苦和乐观是父亲赐予我最大的人生财富。

记得小学一年级有一次放学后,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到一个孩子家做家庭作业,后来各自回家。晚上那个孩子说自己的一本书不见了,问问我有没有看见过?父亲当时非常严厉地批评我,我当时委屈地哭了。尽管后来那孩子自己在家找到了书,还了大家清白,但是这件事让我至今印象深刻。父亲教育我:“人穷志不穷,从不拿别人的一针一线,更不能撒谎”。

因为爷爷去世早,父亲很小就与奶奶相依为命,艰苦的生活磨练了他的意志,也让父亲认识到科学文化的重要,等到我们姊妹出生后,父亲首先想到的就是无论多苦都要供给我们一个个上学读书,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我的童年里,总能看到父亲为我们的温饱而起早贪黑地忙里忙外,为我们能安心上学而想办法筹措物资。因为母亲身体一直很虚弱,大部分体力的劳动都是父亲承担。父亲毫无怨言,十分乐观,困难面前从不低头。正是父亲竭尽所能为我们撑起了一个家,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家风代代传。诚实、吃苦、乐观是父亲赐予我最大的财富,我将完整地传递给女儿。和孩子一起成长、让父爱无处不在的童年生活,不仅是女儿一生最美好的时光,也是成为父亲的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


原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TlhWcj3scf-ybtG83KY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