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

【初中外教风采】法式思维、文化与语言的碰撞——记初中法语外教Mélissa公开课

发布日期:2021-06-04 信息来源:

   

5月18日,我校法语外教Mélissa在初一8班开展了一堂法语公开课,本课围绕教材《你好法语1》第2单元文化补充内容“艺术家之角”主题展开。本课中,Mélissa将语言知识、法国文化与法语思维逻辑巧妙结合,使学生在巩固方位介词和名词阴阳性等知识点的同时领略法语语言的魅力。

14BAB

Mélissa以经典法国歌曲《La vie en rose》(玫瑰人生)作为导入,在优美旋律中以提问形式为学生介绍中本课重点人物Edith PIAF(伊迪丝·琵雅芙)及其同名传记电影,引导学生通过“à droite”、“à gauche “、“à côté ”等方位介词描述电影插图。在诗歌插图中,Mélissa带领学生逐一认识书中出现五位法国名人,如著名诗人纪尧姆·阿波利奈尔Guillaume Apollinaire 、 天才女雕塑家卡米耶·克洛特Gamile Claudel、著名女作家Colette、作曲家德彪西CLaude Debussy和著名画家野兽派代表人物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补充了背景知识。 Mélissa带领学生运用已知词汇及素材展开自由造句练习,并通过游戏形式将答案填写在相关习题中,此举意在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13CA5

学生从职业词汇的阴阳性变化中发现,某些职业的阴阳性与法语阴阳性变化规律并不相符,如建筑师、画家等职业只有阳性形式。Mélissa带领学生思考以上职业在不同时代的特点,如在很久以前律师、教师或总理等职业都是只有男性存在的职业,所以该类名词也只保留了阳性形式。语言做文化的载体、文明的体现,不可避免会保留下文化和历史的印记。

196B8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根据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提出的有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假设可以推断,人的行为和思维习惯都依赖于语言,由于认知方式、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不同语言中对相同事物的表达方法也会有所不同。本节课中外教Mélissa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法语语言逻辑,延伸了法语思维方法,在为学生复习语法、词汇知识的同时补充了法国文学、艺术相关知识,进一步拓展了学生法语学习的维度,增强了学生的法语思维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