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团委·主题活动】肝胆相照济苍生——我校师生深切缅怀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
发布日期:2021-05-26 信息来源:
5月26日,吴孟超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举行。我校团委组织师生学习吴孟超院士先进事迹和为国为民献身的精神。师生们用朴实真切的语言文字和实际行动向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吴孟超同志表达深切哀思和无限敬意。
吴孟超院士曾被评选成为201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中写道:60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
如今,吴孟超院士走了,留下的一串数字震惊世人:主刀16000多例手术,救治20000多名患者。在医学界,这是一个几乎难以复制的奇迹!在97岁的高龄时,他还完成了一台高难度的手术。他说过:“选择回国,我的理想有了丰厚的土壤;选择从医,我的追求有了奋斗的平台;选择参军,我的成长有了一所伟大的学校;选择跟党走,我的人生有了崇高的信仰。”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观看视频等形式,校团委号召师生们向吴孟超院士学习,深入了解他严谨治学、无私奉献的光辉事迹,学习他敢于创新、追求卓越、勇攀医学高峰的豪迈情怀;学习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倾心为民的高尚品格。师生们深有感怀,思绪良多。
初一年级陶子欣同学说:“5月22日,是令全国人民悲痛的一天,吴爷爷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99岁。从医七十余年的他,完成了16000多台手术,治愈了20000多名患者。他带走了折磨生灵的疾病,把快乐与欢笑还给了人们。还记得那年,18岁的吴孟超爷爷放弃了国外优越条件,毅然回国抗日。他的心里,装着中国与人民。1956年,吴孟超爷爷加入了共产党,正如当年入党誓词所说的一样,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他曾说过:‘我不过是一个吴孟超嘛,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职。’这一句平平无奇,发自他老人家内心的话,为千万新医生指明了未来的道路。他做完手术后,经常把病人的鞋子放在最容易穿的地方。他知道,这对他来说只是举手之劳,却温暖了病人,给了他们康复的信心。他爱病人,爱医生这个职位,爱中国。‘吴孟超星’是我国的第17606颗行星,他光芒璀璨,熠熠生辉。吴孟超爷爷虽不在了,他的一切都将被世人所铭记,他高尚的人格,无私的胸怀,崇高的境界将被一代又一代人学习。”
初一年级张子乔同学说:“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吴爷爷始终不知疲倦地为党工作,他常说‘一个人,找到和建立正确的信仰不容易,用行动去捍卫自己的信仰更是一辈子的事!’这句简简单单的话非常打动我,吴爷爷确实践行了一辈子。医者仁心,吴爷爷,一路走好!您的精神会长存于世人心中。”
初一年级刘嘉钰同学说:“今天,我们观看了讲述吴爷爷生平的视频。治病救人78载,吴爷爷一心向党,兢兢业业,推动了中国的肝胆外科医学的建设与进步,他的成就和奉献精神令我敬佩,我也要成为像他这样为国奉献的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会从当下开始好好学习知识,朝自己的梦想不断努力。吴爷爷,一路走好!”
初二年级王禹涵同学说:“今年的5月22日是令人悲痛的一天,袁爷爷和吴爷爷驾鹤西去,离开了他们热爱的事业。感谢这些可爱的大师们来到这个世界,将精湛的研究和美好的精神留在了这个世界,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的伟大。医者仁心,在这里,我向吴爷爷致敬,也向所有医务工作者致敬,没有你们一代代人的努力,很多疾病难题无法攻克,很多人的生命也无法得到挽救。”
高一年级孙凡平同学说:“吴爷爷在96岁高龄时还在手术台上,本该是颐养天年的年纪,却依然在奉献自己。我们青少年还有什么资格不努力学习,不锻炼好身体,不练就一身本领,不把大好青春用来奋发图强?我以后也想当一名医生,像吴爷爷一样站在手术台上治病救人,把心中的热血与大爱奉献给祖国的医学事业、奉献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校团委书记潘铎轩老师说:“我深感吴院士是新时代青少年的学习榜样,他真正做到了‘与祖国同命运,在大我中实现小我’,是新时代青少年锤炼‘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鲜活典范。吴院士的不忘初心、鞠躬尽瘁,激励着我,也激励着全体师生自觉把个人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共同奋斗中,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要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吴孟超院士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一生正是青春大写的真实写照。我校师生将永远铭记吴孟超院士,学习他的崇高精神,做求真务实、志存高远、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