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我的教育故事——从“消防员”到“引导者”
发布日期:2017-05-23 信息来源:
“中国好老师”项目——海淀区“讲述我的教育故事”征文三等奖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魏书生说得更透彻,他认为:“真正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克制”,学生如果在学校形成了这种用道德规范进行自我约束的能力,经常用道德的标准检视自已的思想和行为,严格自律,这样的人就会很少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开学一个月了,在明确的版规约束下,多数同学都已经适应了初中的学习生活,行成了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但是仍有一位学生不遵守纪律,是个迟到专业户,无论我怎么批评,与家长沟通,但是这个同学仍然我行我素,不就是批评几句,给家长告个状吗,继续迟到!不是迟到,上课还处于神游状态,提问他时他不知道问的什么问题。就是一个回执,几乎每次都能忘记带回,一给他要,“我不知道呀”!一脸的茫然,当时我都无语了。记得交保险费时,家长特意把钱送到大门口,不让孩子带来,说怕他弄丢了。当然作业也不能按时上交,第一次期中考试成绩处于班级倒数第一。平时与班级同学也交往不多,把自己封闭在一个自我的天地里,自己给自己戴上了一个差学生的帽子。各科老师自开学到期中考试后,也找了我几次,我也给他谈过话,给家长打电话反映此情况,但是效果不明显。每次与他谈话,他都是一副敌对的态度,不以为然,一看就是一个久经沙场,被老师批评过多次的学生。怎么解决这样一个学生呢?带着问题,我翻阅了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其中提到班级管理的原则是: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我突然想到,对于立这样的同学,以前可能从来没有当过班干部,没有展示他才能的机会,总是被老师批评,否定,所以再批评他,他已经习以为常,起不到多大效果。如果给他个班干部做,会不会他以班干部的身份要求自己,从而激起他内在的动力,减少违法纪律的行为呢。想到这里,试试吧,死马当作活马医。
在班干部宣布之前,我看看还有德语课代表职务有点空缺,我就问了他一下,想不想当班干部,他当时很吃惊地看我,脸上露出又惊又喜的表情,说试试吧!我没想到他这样痛快地答应了,并且很高兴。说实话我还有点担心他不答应呢,看他平时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的样子,心想他能在意这个课代表吗。我一看有戏,就说到:“现在有一课代表职务,如果你愿做,我就给你,但是你一定要做好,按时收作业,而且你还得起表率的作业,按时上交各科作业,不能拖拉,否则难以服众。如果做不到,不能让老师满意,那就别做。”他没有过多考虑就说试试吧!我给了他两个星期的试用期。
一个星期以后,我发现他有些变化,迟到的次数明显减少,作业上交的次数在增加。而且令我想不到的是他在早读时竟然主动带领全班同学读德语,这是我始料不及的,因为自开学到11月份他没有到讲台上讲过一句话,也没有大声回答过一个问题,现在他能竟然自觉的到讲台上带读德语了,可见他非常想做好这个工作,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看到这些变化,我很高兴,我觉得这一招在他身上灵验了。
两个星期过去了,他不但课代表工作做的很好,而且在遵守纪律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家长打电话说晚上在家自己练习读德语,说第二天要领读,自己要先练好。看到这些,我毫不犹豫地让他继续做德语课代表。在以后的过程中,我不时地鼓励他,并告诉他一些具体的方法。期末考试他成绩进步非常明显,年级名次进步了59名。令我感动的是春游时,他主动走到我面前,递给我一包食品,“老师,你吃!”态度很真诚。在我震惊和高兴之余,我特意吃了他给我的食品。初二这次期末考试,他考了年级12名的好成绩,这个孩子很聪明,就是习惯不好,现在帮助他改掉了一些不良习惯,他的潜力得以发挥。
当然一个有不良习惯的同学很难通过这一件事就能让他彻底转变,事后也有反复,但是作为这个集体的一员,一开始我没有放弃他,而是信任他可能会有所改变,就是慢慢找对适合他的方法。让他在曲折的道路上慢慢前行,激发了他的潜力,发挥了他的才能!
(初中校区伊广花)
下一条:讲述我的教育故事——用“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