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我的教育故事——用耐心和爱心“唤起”学生学习的动力

发布日期:2017-05-23 信息来源:

“中国好老师”项目——海淀区“讲述我的教育故事”征文三等奖

来到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工作已经有一年多了,来到一年级英语组后,我遇到了拥有着不同性格特点的孩子们,他们都需要我们教师们的细心呵护。其中,有一个令我印象十分深刻的孩子,他叫小J。小J是个很可爱的孩子,个头很小,年龄在班中也算小一点的。为何说这个孩子给我印象最深刻呢?那么,要从孩子的上课情况说起:这孩子上课经常开小差儿,虽然自己不影响其他同学,但是一节课,一周的英语课下来,我发现孩子吸收的英语知识是少之甚少啊。说实话,每一名老师都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在一开始就掉队伍。我同样也很焦急,但急是没用的。同时,据我观察,小J对于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不太浓厚,上课集中注意力时间较短,我经常会提醒孩子注意听讲;课后,孩子也不能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以及家庭作业。

记得有一次我们学习字母的书写,因为需要掌握正确的写法,即将字母正确书写在四线三格中。小J还没动笔开始写,“畏难情绪”就上来了,我看出了他的情绪上的微微波动,但其他孩子们都非常认真地书写字母,看到小J脸上的样子我也不由得产生了心烦意乱的心情,便说:“你看看周围的同学,都已经开始动笔写了,你再看看你自己那空白的一页。”不说还好,一说小J,他更是不肯动笔写了。后来,下课后,看到小J可怜的样子我也便情绪稳定了许多,我悄悄地留下小J:“你为什么不动笔写呢?我觉得你的字一定写得特别漂亮,工整。”“我怕我写错了,我是第一次学习,以前幼儿园没有学过,其他小朋友都学过。”边说边委屈起来。遇到这样的学生,我知道我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爱心,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学生批评学生,那样的话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我便慢慢引导小J开始动笔书写字母:“小J,还记得老师上次没收你的画吗?你看,虽然你是在课上画得,但老师觉得你画的小鸟非常得逼真,生动。你知道吗?画画画得不错的孩子,写的字也会非常漂亮的!终于,小J愿意拿起笔来了,但眉头一皱,小嘴一撅:“可我还是怕….怕写不好。”“老师先写一遍,然后你学着老师把后面的写完,好么?”“恩”于是,我为小J打了个字头:“注意这个地方没有“勾”,而是一“竖”,慢慢地开始激发了小J动笔的欲望了,小J开始模仿着我书写的字母写了起来。“你看,你第一次写的都比老师写得认真呢~”“真的吗?”。“真的呢!今天晚上把他们全部完成,明天交给我,好不好?”小J很快地答应了我。

第二天的英语课上,我以为小J会主动将英语作业本交给我手中,没想到小J说昨天晚上写完语文和数学作业后就累了困了直接睡觉了。我想孩子一定是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一年级还没有完全适应,想偷次懒儿。遇到这样的学生,我不应该由着自己易烦躁的性子来,而应该把心踏实下来,仔细想想如何“对付”此类型的学生。

由于像小J这样的学生需要老师更多的鼓励与引导,耐性与爱心,如果我指责孩子的过错,孩子的挫败感会加强,不利于孩子身心灵的成长。另外,我致电了孩子的妈妈,妈妈告诉我孩子幼儿园没有怎么接触过英语,基础比较薄弱,而且孩子个性比较拖沓懒惰,回家后除了玩就是睡觉。母亲提醒也不太管用。

我结合家长反馈给我的情况以及我自己在课堂观察的结果,小J由于英语水平较薄弱,从幼儿园升到小学一年级适应性也较弱,上英语课难免有些畏难情绪,而且或多或少地抵触学习新英语知识。另外,加上孩子课后没有及时完成家庭作业,知识掌握得不牢固,慢慢地形成了“恶性循环”。对于这样的学生,我想孩子不需要我们的责备批评,而需要我们教师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引导孩子慢慢自主完成课后的作业,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那么需要我们老师平时要课上课下多加关注孩子并且多加给予适当的认可。于是,我先稳固孩子的“课后”学习,然后一环再一环地衔接于课堂内。我主要采用了“奖惩方式”来激励小J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慢慢培养孩子的主动性。我对小J说,”如果每天你都能认认真真完成我交给你的英语作业,那么你就自己在书本上画个小笑脸,攒集十个,你就可以找我兑换小礼物。小J立刻答应道。小孩子果然是小孩子,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奖品,会不由自主地增加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这样过了一周,我发现小J画了两个小笑脸,对于这样适应能力较弱的孩子我应采取“长期坚守”战略,不能一蹴而就,孩子的改变是需要时间,需要一个长久的过程的,不可以急于求成的,我这样反复提醒自己,克制自己内心的急躁的情绪。除了课后关注小J的作业完成情况,我也会在上课找到合适时机表扬小J的取得的小小的进步,并且鼓励孩子继续努力,争取每天都能做到自主地完成作业,“老师相信你在下一周取得更大的进步!”我这样激励孩子。同时,为了让给孩子尽量克服畏难情绪,我上课中会经常向小J抛出一些简单易答的题目,“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回答上来的,大家给他鼓鼓掌!”这样一来,小J可以在回答问题中获得勇气,一种小小的成就感,或多或少会帮助小J建立自信心,并且这样的成就感会产生“良性循环”,使得小J会慢慢地喜欢上大胆举手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中,自主完成作业等等。

第二周,小J自己画了4个小笑脸,并且非常开心地告诉我这个好消息。而且,小J的字迹很是工整,我还在上课间隙将小J的字母作业展览在班级板报上面,让同学们来参观参观他的优秀作业。我问道,“你数数自己共得了多少个小笑脸了?还差几个就可以换取小奖品了?”小J掰着手指头数了数,“还有四个,就可以了”“老师相信你下周就可以领小礼物了!加油吧!”果然,孩子在第三周向我“炫耀”自己的画得十个小笑脸,并换走了心爱的笔筒文具。

其实,小J换走了不仅仅是他喜欢的文具,更是“唤醒”了小J“打瞌睡”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动机:小J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培养了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从一开始的被动学习,被动参与课堂英语游戏,到现在的主动,踊跃地回答问题,参与游戏其中,即便课堂有少数情况下会出现走神的现象,但我看重的是孩子是否今天比昨天更有进步,哪怕是小小的进步,因为我没有硬性规定孩子一定要做到和优秀的学生一模一样。班级中有不同个性特点的孩子们,老师们同时也要尊重“孩子们都有自己最擅长的一面,也有自己最需要老师关注帮助扶正的方面”,所以,教师要给孩子们一个“改善完善自我”的过程。我们要知道,每个孩子的“花期”是不同的,要提供孩子们一个宽广的空间,展现自我,发现自我,成就自我。

(小学校区贺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