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初中文综组举行“教材教法分析”教研活动

发布日期:2019-04-02 信息来源:

42日上午,我校初中文综组在教学楼209召开以“教材教法分析”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

本学期,初中文综组结合新一轮的“新教材”特点,为了研究透彻教材,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将教研活动的重点设定为教材教法分析。组内教师全员参与,自选任教学科的某一单元进行教材教法分析。为了落实学校的教研背会制,并不断提高教研活动质量,在教研组活动之前,备课组要有针对性的开展组内的研讨和磨课,保障教研组活动高效率、高质量。

今天进行教材教法分析的是政治组杨晓琴老师,内容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理解权力与义务》,杨老师分别从教材分析、教学探讨和资源分享三个方面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

在进行教材分析时,杨老师从《课程标准》、《青少年法制教育大纲》和《中小学法治教育专册教材编写建议》入手,详细解读教材的编写意图与教学要求,并结合小学法治教育,初一、初二上学期的法治教育,综合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法律困惑及维权和履行义务方面存在的问题,解读了本单元的知识框架和教学目标、重难点。整体分析理论性较强,条理清晰。

在点评环节,刘拥军老师从教学案例的选择角度给出了建议,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刘老师指出:我们的教学案例选择要尽可能的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所以,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有必要对学生关注的问题进行收集,针对问题来设计教学案例,使我们的学科知识更加贴近实践。何宇老师从学情分析方面给出了中肯的建议。我们应该怎么样来分析学情?什么样的学情分析才是科学的?你的学情分析来自哪里?何老师一连串的问题给组内老师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最后,教研组长伊广花老师做了总结,指出教材分析注重搭建单元知识框架和本单元的重难点,目的在于帮助老师理解教材、分析教材、运用教材。这是老师上课的根本,只有理解透彻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有很多,但是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学情和老师的风格选择适合的教学资源,最好是1至2个案例,并将其分析透彻,通过学生反馈分析案例,生成本节课的知识点。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对教材的分析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为后续的教研活动提供了方法和建议。


                              撰稿:王敏   编辑:黄露   复核:何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