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附校先进人物风采录之朱志艳
发布日期:2012-11-26 信息来源:
用爱撑起育人的蓝天
——走近海淀区优秀教育者朱志艳
图为朱志艳老师在与孩子们谈心
朱志艳老师出生于1970年11月,1992年参与工作,担任过为期10年的生活老师,现在担任我校德育处副主任,宿管部主任兼思品老师。2011年教育案列《抓小事,捕时机,重引导,促内化》在团中央“十一五”规划课题“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征集活动中获二等奖,2012年教育案例《一张谈话记录单引起的风波》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开展的征文活动中获二等奖,荣获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工作先进个人“为公奖”,9月10号被由中共海淀区委员会、海淀区人民政府授予“海淀区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应该就是这位财会出身的非专业教师一路坚持下来,在工作岗位上屡获佳绩的唯一秘诀。朱老师用澳大利亚沙漠里的“无名花”自喻,这种花不需要肥沃的土壤,不需要充足的水分,却依然能在无人的沙漠里默默地绽放。她放弃了很多评奖评优的机会,只因她认为教育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只要自己做得问心无愧,名誉并不重要。
她坚信勤能补拙的道理,深知自己理论与经验的匮乏,将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了学生身上,坚持每天来得比学生早,睡得比学生晚,时时处于同学们身边,密切关注同学们的身心发展状况。此外,她还努力学习先进理念,积极向同事交流工作经验,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一开始,学校的一切工作于她而言都是陌生的,可以说是完全零起点,可是她顶着巨大的压力,应对着一个又一个的新挑战,先后管理过后勤保障工作,保健室工作,心理咨询室工作,到现在的德育工作,在背后默默当着孩子们的坚强后盾。
作为一名灵魂的雕刻师,她在德育工作上凭着饱满的爱心和多年的工作经验,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独特的工作规律。她主张“德育,是育人,而非管人”,掌握学生活泼好动,自尊心强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工作中“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严慈并用,既能使学生深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能巧妙地避免养成习惯与性格特点的冲突。正因如此,才让她作为一位本应并不受同学欢迎的德育工作者,也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甚至还主动找她交流,解决生活,学习,心理上的一切问题。
此外,她还带领生活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多彩的生活》,出版案例集《且行且思》。在德育管理中不断实践创新,制定了各项符合我校特色的德育管理条例,定期组织小结汇报、评比评优的活动促进我校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了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另外,还编写了培训教材《生活教师职业技能指导手册》,内容涵盖生活教师职业技能,日常管理工作,德育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交往能力,教育机智及自我提高能力七个方面,弥补了生活老师领域没有专业教材这一空白。
这是一个平凡的教师,做着平凡的小事;这又是一个伟大的灵魂雕塑师,用无私的爱为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
(记者 罗莹)
上一条:北外附校先进人物风采录之李丹
下一条:北外附校先进人物风采录之杨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