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学教师参加2014全国示范校多学科新课程探索研讨会
发布日期:2014-10-28 信息来源:
10月23日,我校小学校长于苒亲自带队到苏州外国语学校,参加了由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主办、苏州高新区教育文体局和苏州外国语学校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支持的“2014全国示范校多学科新课程探索研讨会”。小学五年级组长李文霞和小学英语教研组长李玉玲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开始,外研社基础教育部分社长申蔷、苏州外国语学校校长曹伦华等致开幕辞。曹校长在致辞中对各校参会代表表示诚挚的欢迎,并且表示此次会议旨在搭建交流平台,共同推进基础教育的发展。
北京外国语大学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常务理事张连仲做了“培养我国发展需要的国际化人才之办学思考”的主旨发言。张教授以独特的视角,从外语的定位、高考改革后外语的发展方向等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国际化挑战下学校应具备的教育理念,并且提出外语教育不能只关注分数、只处于跟从、表达无力的状态,应该教会学生在国际领域中具备更强的合作、团结和交流的能力。张教授还指出外语教学要克服形而上学,不能只灌输知识本身、使语言脱离情境,而是要打开学生的视野、开放学生各个层次的心灵,使英语变成一种素养,培养学生言之有悟、言之有据。最终培养出可以代表中国,平等、平和、平静地做国际化交流的优秀人才。
苏州外国语学校校长曹伦华和校长助理陶妮分别就苏外的发展做了精彩介绍。曹校长以七色彩虹的不同象征介绍了苏外20年的成长之路,让在场的参会代表领略了苏外的风采。
随后由模拟联合国国际青少年峰会MMUN亚洲地区负责人Giacomo Forte分析了全球化的特点和形式,提出了学生除了掌握一门外语,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之外,为了更好的面对全球化的社会,还需要掌握其他技术来寻找不同的发展领域。培养情商,培养创造力,以及培养学习能力。明确了全球化对我们培养当代学生的要求。
陕西师范大学胡卫平教授做了关于“课堂教学与中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与培养”的讲座。指出了当前学生的现状与国家基础教育目的的错位,并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分析了影响学生创新的因素,提出建立思维性课堂的理论和教学模式。好的课堂应该是基于思维的学习,讲座给了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24日下午的分论坛探讨精彩纷呈。论坛分为专家引领,论文研讨,微课展示三部分。本次研讨会分别安排了英语,语文,数学和多语种课堂教学改革创新论坛,让老师们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切磋。英语分论坛现场,我们了解到很多学校都在不断尝试如何真正体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方式;25日下午展示了14节优秀的课例,是本次论坛的亮点之一,语文、数学、英语、经济、德育、科学、日语、双语科学、乐高机器人课程无不显示各校课堂的高水平和新的教学的高新技术和创新思维,课后有各学科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在场的老师们都受益匪浅;25日晚,我们参加了关于“教育国际化趋势下的双语教学工作”的研讨,研讨会上由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双语研究课题组侯玉林主任做了关于双语教学的主旨发言,各校从事双语科学教学的老师们共同探讨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一起研究解决方法,最后,中国双语教学专家吴振明老师就老师们教学中的难题答疑解惑,并且对中西方不同的教育理念进行阐述,提出优秀的教育在于“融合”。
本次研讨会在与会同仁共同的努力下顺利完成了论坛的议程。此次研讨会是一场高水平的国际交流盛会,得到了全国各地参会代表的高度认可。
2014全国示范校多学科新课程探索研讨会
于校长与外研社刘主任交流
苏州外国语学校校长曹伦华发言
于校长参与乐高机器人示范课
于校长与西安外国语学校张怀斌校长交流
模拟联合国示范课现场
我校教师参与双语科学研讨
(小学五年级组 李文霞)
编辑:刘冠男 文/图
上一条:·小学三年级举行跳绳比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