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优秀英语教师参加海淀区微课程培训
发布日期:2014-10-16 信息来源:
10月15日下午,海淀区微课程培训在海淀区二里沟中心小学举行。我校五年级年级组长李文霞和六年级英语备课组长李玉玲参加了本次培训。
培训由海淀区小学英语教研员李静主持。
培训中,教研员李静老师介绍了微课程及其特征。微课程是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解决一个问题的小课程。是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之有机结合体。
微课程的五大特征:
一、微课程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具体言之,就是,微课程支持反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新型个性化学习方式和网络教研方式。
二、微课程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体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符合网络时代学习者的注意力模式和在线教学的技术要求。微课程是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
三、微课程选择的是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易混淆点进行教学设计,强调微课的重要特征属性,如:设计性,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数字化学习资源包等。“数字化学习资源包”能涵盖微课的多样化资源构成。
四、为便于分享、交流和使用,微课资源包除了微视频,还应包含于教学主体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及其源文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指出微课资源包应包含主体微视频和相关辅助性教学资源,以避免单一微视频的局限性。
五、开展基于微课的网络教研,将成为提升网络时代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信息化教研能力,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进一步阐述了微课支持教师网络教研和专业发展的功能,深化了人们对微课本质的认识。寄托了网络时代“教、学、研”方式变革的新希望。
培训中,西城区骨干教师王玲灵分享了自己的微课程并与教师们交流自己的微课制作经验。王老师说:“虽然第一次制作很辛苦,但是随着材料的不断积累和技术的不断熟练,每制作完成一个微课程都会有更多的收获。”她的经验和成果让老师们更加积极了,会后还争先恐后地向她询问制作流程的有关问题,王老师耐心地为大家一一解答。
李文霞老师和李玉玲老师在本次培训结束后,还将参加海淀区微课程比赛,预祝她们在微课程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教研员李静老师介绍微课程
(小学部)
文字编辑:薛明珠/图片编辑:刘冠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