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小学教师参加“海淀区九年一贯制项目研讨会”
发布日期:2014-09-24 信息来源:
9月22日上午,我校小学教师参加了由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主办的“海淀区九年一贯制项目研讨会”。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吴颍惠,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校长范胜武,北京育英学校校长于会祥出席本次会议。项目实验学校的校领导和项目负责人及各学校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范胜武校长以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的校训——“做豪迈的中国人”为开题,对学校进行了总体介绍。并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定位”“课程分类”“各学部校本课程”“小初高课程一体化”五个方面,分别介绍了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十二年一贯制的校本课程。范校长就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正在启航的“全课程”教育实验进行了重点介绍。小学启用“全课程,包班制”体系,一二年级所有课程全部整合成综合课程,以主题教学形式为主,采用双语教学模式,中外双班主任及一名助教共三名教师包班授课;初中的“选课走班制”既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又能实现教师的全面育人目标;国际高中部的国际特色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也互相整合,分别从常规教育、主题教育和自主教育中挖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三个学部作为统一的整体,为实现课程目标共同奋斗,群策群力。
于会祥校长同与会人员分享交流了在北京育英学校进行的“九年一贯制语文课程构建”的成果,并向各项目实验学校传授经验,就语文课程的阶段教学中出现的困难为例,如:低年级的拓展识字,中年级在夯实基础的同时训练综合能力和高年级如何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等。同时也提出了一贯制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吴颍惠所长进行了总结发言。强调在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今天,建立九年一贯制学校不但能共享高质的教学资源,更能缓解巨大的择校压力。但“一贯制学校”面临的共同问题无处不在,需要各“一贯制学校”在各方面力争做到一体化。
此次研讨会,号召“一贯制学校”应该站在宏观角度审视学校结构,从而优化校园课程体系,这也是我校一贯秉承的理念。近几年,我校通过制定“学校改进行动方案”,在探索和践行“九年一贯制”特色学校过程中取得的巨大进展和丰硕成果。在大力推进小初高的课程一体化方面,我校将德育教育与学科教育不断融合,各学段学科统筹,在不破坏课程体系的前提下,丰富和细化课程。在促进管理方式和教师队伍一体方面,不断尝试去打破三学部“各自为营”的管理体系,积极开展全校活动,力争做到全员参与,进而统筹校级管理。在具体落实校园文化一体化方面,我校三个学部统一了办学理念,校风、校训也和谐一致,秉承“兼容并蓄”的原则,营造学生踏踏实实学知识,教师勤勤恳恳搞教学的校园氛围。从各个方面实现校园建设一体化是“一贯制学校”不懈追求的目标,相信我校能够紧随海淀区教委的步伐,继续优化调整我校的校园结构,不断创新课程体系改革,力争在“一贯制学校”中独占鳌头。
会议现场
(小学 李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