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调研系列报道】小学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指导我校教学工作
发布日期:2014-09-26 信息来源:
9月26日,小学语文六年级组在六(1)班展开了教研交流活动。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教研员林中慧老师莅临我校调研。全体小学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交流会主要围绕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由王君老师执教《古诗二首》;第二部分是由林中慧老师进行评课指导。
林老师首先肯定了王君老师在课堂中展示的亮点:王君老师能通过多媒体出示的画面积累有关黄河的词语和古诗,抓住诗中运用的巧妙的字词谈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做到了依照课标达到学习古诗重积累,谈感受的要求。鉴于古诗词句精练,学生难理解的现状,三次巧借资料帮助学生扫清译文障碍,运用适时适度。特别提倡了王君老师对两首古诗中涉及到的写法挖掘出来,使学生感知到诗词之美,且讲解得十分到位。能看出教师平时教学中重视写作的指导,整个课堂教学方向准确,与课标十分吻合。
但林老师也针对课堂教学环节、教师教学策略的使用以及学生表现给予了中肯建议:
一、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的原因剖析
排除学生因听课教师多的原因紧张之外,授课教师在问题的难度和课堂上牵的多,放的少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建议教师备课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问题,并能多元化预设学生可能回答到的层面,加以及时引导,灵活解决问题。避免在提问后形成单一回答的现象,要达到人人思考,人人参与,形成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创造出“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课堂气氛就不难活跃起来了。
二、如何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教师在讲授第一首诗《凉州词》时,已把学习古诗的方法总结得很好了,在小组学习第二首古诗时,要给予学生充分自学讨论的时间。真正达到放开手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题,让学习发生。从而真正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 不动笔墨不读书,重点字词的解释,让孩子随时记下会对学习古诗有很好的帮助。
本次活动时间是短暂的,但所带来的影响却是无穷的。既为我们引领了教学教研的方向,也为今后古诗教学提供了必要依据和模板,对今后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林老师进行评课指导
王君老师执教《古诗二首》
(六年级组 林国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