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

热点新闻

首页 > 小学教育 > 热点新闻 > 正文

·【谈固小学交流学习报道】走进骨干教师李琳示范课

发布日期:2014-03-17 信息来源:

3月14日上午,谈固小学的老师和我校语文教师20余人汇聚在四年级十班,聆听骨干教师李琳老师执教的《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课后,老师们及时进行了评课。

本节课中,李老师真正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以学定教,大胆取舍。整节课结构完整、清晰,以段的教学为主,从内容挖掘,到写法指导,层次分明,学生思维被开发到位,显示了李老师对文本的挖掘能力。李老师以年段目标为出发点设计,引导学生抓住“专注、渴望、坚强”等关键词,让学生品词品句,感悟大眼睛的小女孩对读书的渴望;在体会小女孩上学艰难时,考虑到山区生活离孩子们较远,李老师精心创设情境,通过语言、图片、音乐的渲染,让学生在情境中更深刻地理解文本。针对四年级学生写作不易写具体写生动这一现状,李老师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的写法,精心设计仿写片段练习,进行读写结合,使学生能写,会写,有话写,充分做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李老师让孩子们做到“真读、真思、真议、真练”,孩子们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张扬,享受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真是一节精彩的语文课。

(四年级 李春兰)

附:李琳老师教学反思

诚如林崇德教授所言:站在培养学科能力的高度备课。每一次拿到教材,我首先思考的是:这节课,通过对语言材料的品味和感受,我要让学生在“听说读写 ”四个方面得到怎样的提高?针对不同的文体,我灵活进行取舍,整合。努力做到精于预设,巧于生成,夯实年段目标,一课一得,不断累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渴望读书的“大眼睛”》第二课时教学中,我分为三大板块:1、语境中复习关键词语。识字学词是贯彻小学阶段的最基本的重要任务,基础不牢,地动山摇。2、引导学生抓住“专注、渴望、坚强”等关键词,“小女孩上学每天走的是蜿蜒的山路”等重点句体会小女孩上学的艰难,感悟失学儿童对于上学的渴望。在教学中,我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抓一个词,品一颗心,抓一句话,想象一幅画。学生通过琢磨语言文字生成言语智慧,在真正有所感有所悟的基础上,孩子们读得入情入境,说得神采飞扬。“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在老师创设的情境里,在老师适时的点拨中,同学们各抒己见,在这相互交流中,形成“对话场效应”,再次加深理解和体验。这样的自主阅读,简洁,实在,拥有一种丰富的安静。3、读写结合,学习“围绕关键词”进行具体、有条理的描写。语文大家崔峦先生说过: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非要靠学生亲历亲为的语文实践不可。在教学中,除了把握文本内容,更要关注表达方法,本课对于眼睛的“专注、渴望”的特点描写得很具体,在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段式的写法后,我设计了围绕“十分耐心”等关键词进行仿写训练,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遗憾也有不少,过渡语方面可以再精练,仿写的难度较大,还要给学生搭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