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团委·主题升旗】探索浩瀚星空 拥抱无限未来——我校举行中学生第十一届科技节开幕式
发布日期:2021-11-15 信息来源:
从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到长征十一号飞天成功圆梦,从遥远的烽火台到5g手机通信的广泛应用。回望文明的历程,是科技之光照亮了人类历史上蒙昧的黑暗,是科学之火点燃了人类心灵中的熊熊的希望。11月15日上午,我校召开中学生第十一届科技节开幕式,本届科技节主题是“探索浩瀚星空 拥抱无限未来”。初二(1)班陈帝铻和高二(1)班李南熹同学担任开幕式中英双语主持人,机器人“小U”作为特邀主持人参加。校领导、中学全体师生以及中科科学与文化传播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校师生参加此次开幕式。
从1970年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启了中国的航天史;到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杨利伟一飞冲天,实现了中华民族百年飞天梦;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11月7日,航天员翟志刚、航天员王亚平身着我国新一代 " 飞天 " 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成功出舱。为祖国出征太空,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荣耀,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为我国的载人航天点赞!师生观看视频《再探苍穹·星辰大海》,共同回顾那激动人心的升空瞬间。
北京市少年科学院“小研究员”、海淀区少年科学院OM研究所“小院士”,我校初二(7)班从珈铭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她以一个中学生的视角畅想科技与未来,结合自己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研究项目《再生水对河岸带柳树水分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的经历,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科研故事以及科学带给她的成长启蒙与思考。原来科学之路不仅有高深莫测的公式 、复杂的分子以及严谨的实验,更要有一份最初的梦想和付诸实践的动力。
说起科学,人们想到的往往是高深莫测的公式和严谨的实验。而本次开幕式同学们看到的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解密”,来自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宇航学院的王楠翔老师为同学们讲解火箭的奥秘。王老师从“火箭的由来”、“火箭的分类”、“火箭的基本原理与构造”和“火箭研究的意义”等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乐在其中。王老师激励附校师生勇于实践与创新,怀科技报国之心,勤于学习与反思,未来的星辰大海等着同学们共同探索。
最后,副校长于苒宣布北外附校中学生第十一届科技节正式开幕,六枚火箭随即发射升空,同学们欢呼雀跃。
卫星导航系统叫北斗,载人飞船叫神舟,空间站叫天宫,绕月人造卫星叫嫦娥,月球车叫玉兔,玉兔在月球上跑的那圈地,叫广寒宫,火星车叫祝融,太阳监测计划叫夸父计划,通信中继卫星谓之鹊桥。“嫦娥”怀抱“玉兔”奔月,一个名称,穿越古今,这是中国人的浪漫,我们在一步步把神话变成现实。
科技为人类洒下充满希望的种子,科技的进步改变着生活,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我校科技节是科技、创新的盛宴,也是学生感受科技魅力的嘉年华。期待着同学们在本届科技节中体验和收获科技的价值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