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

·我校高中语文教研组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发布日期:2014-12-03 信息来源:

11月27日至12月1日,我校高中语文教研组四位老师在组内作了公开课,分别是高三年级虞昌华老师的复习课——《文言句式》;高一年级孟娜老师的新授课——散文《故都的秋》;高一年级贺安宁老师的新授课——古诗《氓》;高一年级刘进军老师的作文课——改写《氓》。

虞昌华老师的《文言句式》复习课,注重学习方法指导。他总结出各种文言句式的类型,归纳出各种文言句式的“一般形式”,搜集了从初中到高中所学文言文中典型而容易记忆的例句,引导学生辨析文言句式的类型,并辅以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演练,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巩固了所复习的知识,是一节扎实有效的复习课。

孟娜老师的公开课从导语就引人入胜。她运用文化经典中写秋天的名句引入新课,又用美学家的语言引出了《故都的秋》;解题细致且能从题目捕捉作者表达的情感;重点内容从“形”到“神”,引领同学们听“秋声”观“秋色”,进而达到品“秋味”,体会作者笔下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孟老师引用王安石的诗句,引导学生对比文章的语句“细数一丝一丝落下来的日光”来体会作者的“悠闲”和内心的“无奈”,加深了对作者所表达情感的理解。课堂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是让学生参与板书,是学生喜欢的形式,这种做法会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

贺安宁老师的新授课《氓》,重点分析了典型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教学过程紧扣文本,既有基础知识传授,也有思维训练,且不断有新的拓展内容,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活跃状态。贺老师还在授课中不断进行答题方法的指导,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刘进军老师的作文课改写《氓》,是记叙文写作练习的一种形式。按照课标要求,在高一阶段学生要学会写复杂的记叙文——拓宽作品的深度和广度,要求会写景,会描写,会抒情,会虚构。而此次改写训练,是写复杂记叙文前的一次练笔。刘老师明确提出要求:忠实原文,创新(想象),描写,文采。教学中,刘老师先让班级两位例文的作者朗读自己的作文,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之后展示出优秀范文作对比,学生在探讨中迸现思维火花,在与范文的对比研讨中不断生发新的思路,同时也逐步发现了自己写作的缺欠和不足。

老师们说,每次听课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间互相听课是最好的教研方式。公开课后,老师们就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交流并在教研组活动中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认为,针对我们学生的特点,老师的备课应该考虑更全面,设置问题应该更有针对性;传授知识要更加注重透彻性;教学语言要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要不失时机的赞扬学生,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使学生之间能互相触发思维灵感。当表扬和鼓励学生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每一名学生都会做得更加优秀。

(高中部 乔颖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