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

新高考背景下英语听说教学的有效开展——记高中英语教研组校本研修活动(三)

发布日期:2020-09-25 信息来源:

为备战2021年高考北京卷新题型——听说机考,同时深化研究我组在研区级重点课题——“基于语篇分析的高中英语有效听说教学活动设计研究”,9月23日上午高中英语教研组邀请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副主任王永祥莅临我校,就新高考背景下如何开展有效听说教学给予指导。本次研修活动由高中英语教研组长韩笑主持,高中全体英语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前,高三英语备课组朱萍、赵锦颖两位老师分别呈现了两节话题为“Varieties of English”的课题研究课,针对同一文本进行了同课异构。王永祥老师观看了这两节课的课堂实录及教学设计充分肯定了授课教师的设计理念及活动设计,并在此次活动中依托这两节研究课,结合课题研究及高考新题型备考工作,做以下点评:

1. 听说教学活动设计一定基于文本分析。王老师建议老师们从“what、why、how”三方面或“结构性、功能性、技能性、教育性”四个方面解读文本。

2. “技能性”这一方面,如具体的语音知识,发音规则等,现有教材未涉及,因此建议老师们听说课堂“加料”教师可以引入优质网络教学资源或教学素材结合话题及文本内容加以有效利用,满足学生能力发展需求,提升课堂有效性。

3. 要坚持英语课堂活动的三个层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的完整性。如文本不能支撑三个层次活动的达成,可补充语境,以实现足够的“听”和足够的“说”。

4. 建议高三听说教学增加“模拟听说考场”活动比重,为学生模拟真实考试环境。同时,高三教学在现有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可尝试“体验先行”,即学生先在体验答题过程中充分暴露问题,教师结合这些问题充分研究,设计教学活动重点解决这些问题,使得听说备考指向更为具体。

结合专家点评,我组教师随后展开研讨,确定高三听说备考模式为“EPSS”教学模式,也就是“基于问题解决(problem-based)”的听说教学模式。“EPSS”具体指体验先行(experience first)、发现问题(problem finding)、研究探索(study further)、解决问题(solution practicing)。同时,两位授课教师也初步确定了本学期教学反思式论文的研究点。

通过本次校本研修活动,老师们更充分认识到,在听说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解读语篇,把握教学核心内容;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习英语的渠道;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促进核心素养有效形成;科学高效备考,提升学生学业增量。

 

(供稿:韩笑 赵锦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