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科研助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召开中学全体教师培训会
发布日期:2021-04-02 信息来源:
课题研究、论文撰写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助力教师个人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教师科研思维、营造课题研究氛围,更好地推进我校“十四五”区级课题申报工作的开展,2021年4月2日下午,我校教科室邀请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禹老师为全体中学教师做了一场精彩的培训。培训主题为《身边的研究如何发生——研究选题与实践设计》。培训会由我校校长助理、高中执行校长王静主持。
张禹老师首先提出了三个问题:教育科研对我们有用吗?教育科研离教师是远还是近?教育科研对教师而言是添负担还是促成长?张老师结合自身成长经历,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张老师强调,“负担”还是“成长”主要取决于和教师和教育科研的“心理距离”,被动做教育科研,就是“添负担”;主动做教育科研,那就是“原动力”!张老师明确指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科研兴教”越来越深入人心,教育科研必将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每位教师都应该主动走近教育科研。
那么,一线教师应做什么样的研究?张老师建议,对于初涉研究的教师,可以先有意识地从教学反思、教学随笔开始练手,然后尝试撰写教育案例和教育叙事,打牢教育科研的基础;在研究过程中,要善于通过同伴互助,寻求教育科研的合力,通过专家引领,提升教育科研的高度。
针对即将开始的海淀区“十四五”教育规划课题申报,张禹老师为老师们系统介绍了课题申报流程及申报前应该做的准备工作。并结合实例展示了什么样的选题是好的课题,一份好的课题申报书包括哪些内容,如何突出重点,以及确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的注意事项,为全体参会老师理清了课题申报的脉络,讲解了申请撰写中的重难点,为我校中学教师后续进行市区级教育规划课题的申报和研究指明了方向。
王静对本次培训做总结发言。她首先对张禹老师的悉心指导表示衷心感谢。王静表示,学校长期以来非常重视科研工作的开展,重视科研队伍的培养,近几年我校教育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希望张禹老师更多地走进附校指导老师们进行课题研究,也希望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教育科研中来,强化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意识,通过课题研究真正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提升和个人专业成长。
会后,不少教师与张禹老师进一步进行了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