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初中“做好食品卫生,杜绝三无食品”专题晨会
发布日期:2014-05-16 信息来源:
5月14日晨会时间,我校初中各年级举行了关于“做好食品卫生,杜绝三无食品”的专题教育活动。本次晨会主要由初中各班班主任负责,组织各班学生统一观看专题课件与新闻视频。
进入炎热的夏季,各类传染性和食源性疾病逐渐增加,食品安全问题又成为学校与家庭关心学生身体健康的重中之重。由于近期学校发现有学生购买食用校门口附近无证经营流动商贩出售的食品的情况,并且已发生有学生因此引发疾病的事件,为遏制此类事件的再次出现,并加强学生对于食品安全与自我防护的意识,我校初中部决定就学生的食品安全教育特别举行此次专题晨会。
各班班主任向学生宣读了学校关于进一步做好食品安全卫生专项教育的通知。针对近期频频出现的学生购买三无食品而引发食品疾病问题,学校特向全体师生提出以下要求:一是班主任组织全班同学召开关于食品安全教育的主题班会,通过介绍三无产品的制作过程和危害等方面,教育学生切勿购买流动商贩售卖的食品。对不听劝告的学生应进行个别教育,情节严重者提交德育处通报批评;二是各位任课教师应结合本学科内容向学生开展食品卫生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做到本人不购买和食用流动商贩的食品,并劝告周边同学与朋友也行动起来;三是学校保安承担起监督职责,对购买校外商贩食品的学生进行拍照并上交德育处,由班主任对这些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对屡教不改的学生给予纪律处分。
通过安全教育的幻灯片,学生们对食品安全和食物中毒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图片,向大家展示了无证商贩所售黑心食品的危害,麻辣烫、臭豆腐、烤肉串、炸香肠……制作过程粗滥烂,卫生条件毫无保障,食物材料来历不明,而这些街头小吃无一不是受学生欢迎的,其带来的危害和影响可想而知。除了这些“三无”食品,深受学生推崇喜爱的各类零食,也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不良影响。过分食用这类食物,不仅会增加对肠胃的负担,影响其正常功能,甚至会导致功能紊乱,而且会提高肥胖几率,影响青少年的成长发育。
可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学生的健康至关重要。学生们都知道了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养成吃饭前洗手的卫生习惯;二是生吃瓜果要洗干净;三是不吃腐烂变馊的饭菜;四是饮水讲卫生,不喝生冷水;五是注意科学饮食。同时,应当在生活中购买印有质量安全标志或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杜绝购买“三无”食品,不在无证、无照的摊点购买食物,选择正规的商店超市或标准化的农贸市场购物,并在安全、卫生的餐馆用餐。
此次晨会的专题教育,把师生安全放在首位,注重交通、卫生饮食等安全教育,培养了学生安全意识,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
初二(1)班班主任王茉老师进行食品安全教育
初二(5)班班干部主持食品安全教育晨会
(初一年级 章珺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