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著名教育家林崇德先生莅临我校作专题讲座

发布日期:2014-03-17 信息来源:

3月14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著名教育家林崇德先生在我校举行“从智力到学科能力”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副校长张继军主持。

林崇德教授以自己是一位“纯粹的中小学教师”作为开言,用鲜活的事例说明深刻的道理,幽默风趣、内涵丰富,令人受益匪浅。

林教授从智力与能力的一般概念入手,阐述了“教学要有学科特色、因材施教”的道理。林教授提出,人有所长,寸有所短,人与人之间不管从智力还是能力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智力和能力同属于个性范畴,而认知方式的差异具有个性的独特性和个性的依赖性,我们一般人介于二者之间,也就是介于“狂”与“狷”之间。从表现范围看,可表现为学习领域与非学习领域,表演领域与非表演领域,学术领域与非学术领域的区别。概括地说,智力与能力是指成功地解决某种问题(或完成任务)且表现出良好适应性的个性心理特征。

林教授从“生理的、认知的、动力的、智力的”四个方面的深入讲解了智能结构,从理论与实践二个方面深刻阐述了培养学生智力与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方法。林教授指出,思维的第一能力是概括能力,重要的学科概念应当重复出现,从而提升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力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应以“理清关系”为出发点,用分析、归纳、操作、演示、验证、总结等方法,梳理脉络,抓住本质,凝练准确、简洁的语言进行描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发展智力与能力的突破口,人的思维品质主要指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其中创造性是新颖的、独特的具有意义的思维活动,在创造性与创新性的思维活动中,新形象和新假设的产生是突破口。

林教授列举了各个学科的教学案例,细致地讲解了学科能力培养应从哪几方面入手。例如,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听、说、读、写”能力又可以细化为许多小的方面,听的能力就包括提取、整合、加工信息等几个方面,这一切需要深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

林卫民校长、各分管校领导及全体教师参加了讲座。

(小学部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