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管部高中组召开“学生仪容仪表和生活习惯培养”研讨会
发布日期:2013-09-29 信息来源: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养好习惯的重要性。为了进一步规范学生的仪容仪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高中组7位生活老师9月26日上午在女生值班室对学生“仪容仪表和生活习惯培养”进行研讨。
我校重视学生仪容仪表的教育,从学校层面的教育到级组教育,再到班级教育,再到个别教育。尽管投入了这么大的精力,但是每次检查仍然有不少同学违规,有些同学已经被查了三次,甚至四次。按照规定,这些学生必须通告批评,个别顽固学生必须停课整改。即便如此,违规现象还是不断出现。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学生付出这么大的努力来违反校规,给自己带来这许多的麻烦,也要保住自己的头发?是校规出了问题?还是学校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学生本身的问题?还是其他原因?对此,7位生活老师进行了深刻的研讨,老师们发现正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青春期的成人感使得其独立意识变得很强烈,他们企图通过个性化的服饰、叛逆的行为表达独立和自己做主,但对于学生来说,不把心思花在打扮攀比上,才能更专注地学习,为了突出个性而追求的非主流的审美观并不是明智的选择,学校重视仪容仪表教育不仅是对于我校中学生形象的规范,更是对其正确审美观的教育引导。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分析了对于仪容仪表、生活习惯的管理与学生抵触情绪矛盾背后的心理成因及教育的必要性后,7位老师一致认为要随时随地对学生仪容仪表进行检查,以便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为此每位老师提出各自的对策,段老师这样说:从常规做起,从小事做起,对学生的管理不要松懈,只要让学生看到你的坚持,你的认真,学生也就不钻空子了。先是提醒、引导,后是批评、教育,有时候说的自己也是口干舌燥,但相信一定会有效果。侯老师还说:自己的学生自己最了解,工作要有重点。习惯好的学生不用管,需要管的就是那些没有好习惯的学生,但是对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方法这样才会有效果。高中阶段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会使人终生受益。但是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更需要学校、家庭形成教育合力。我们要让学生、家长意识到良好的行为养成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仪容仪表教育。
文明礼仪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根基,是其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需要老师,家庭以及自己的共同努力才能养成。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通过这次研讨会老师们加强了培养学生的信念,7位老师坚信通过师生家长的共同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文明美好的校园!
(宿管部 朱志艳)